地棲鸚鵡:住在地上的鸚鵡,發出叫聲有回應(飛行安靜)

地棲鸚鵡又被稱為地鸚鵡,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種。地棲鸚鵡會將巢穴建造在自己在地上挖的坑裡面,上面會用樹葉遮蓋住,一些葉子、草莖、蕨類以及細枝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由於地棲鸚鵡的分佈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

關於地棲鸚鵡,它有2種亞種分化。平時我們看到的鸚鵡都是在樹上生活的,但是地棲鸚鵡是一種住在地上的鸚鵡。那麼它還有一些什麼特徵?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地棲鸚鵡

地棲鸚鵡又被稱為地鸚鵡,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種。它們的繁殖期是9月到1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3到4枚卵,卵被孵出之後由雌鳥和雄鳥共同撫育。地棲鸚鵡會將巢穴建造在自己在地上挖的坑裡面,上面會用樹葉遮蓋住,一些葉子、草莖、蕨類以及細枝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

特徵

地棲鸚鵡的體型中等,與藍喉錐尾鸚鵡的體型差不多,它的體長大約是30釐米,體重大約是68到83克。它全身的顏色主要是綠色,上面夾雜著一些黑色和黃色的斑紋;頭部、頸部、上背部以及胸部是綠色,腹部和尾巴是綠黃色。地棲鸚鵡的虹膜是白黃色,嘴巴是灰褐色,大腿部是綠黃色,脚是灰褐色。

生活習性

地棲鸚鵡喜歡生活在海岸平原、蘆葦叢、草地等等地方,它們通常會單獨活動。它們會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活動,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迅速飛走進入樹林。地棲鸚鵡在飛行的時候很安靜,它們常常在早上發出叫聲,而聽到叫聲的同類會給出回應。禾本科植物、草本植物或者灌木的種子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現狀和保護

由於地棲鸚鵡的分佈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之後,地棲鸚鵡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

資料標籤: 植物
本文標題: 地棲鸚鵡:住在地上的鸚鵡,發出叫聲有回應(飛行安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26283079463
相关資料
紅帽鸚鵡:生性溫馴友善,容易緊張(新增傷亡的風險)
紅帽鸚鵡又被稱為紅頂鸚鵡,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的西南端。紅帽鸚鵡會將巢穴建造在桉樹上的樹洞裡面,一些碎木屑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紅帽鸚鵡體長大約是35到38釐米釐米,體重大約是105到156克。由於紅帽鸚鵡的性格溫馴友善,也不太嘈雜,所以深受
標籤: 鸚鵡
棕頸犀鳥:長達122釐米,野外特徵明顯(嘴部有黑色條紋)
棕頸犀鳥又被稱為棕頸無盔犀鳥,主要分佈於不丹、印度、緬甸、泰國、中國雲南和西藏等等地區。棕頸犀鳥的體型較大,它的體長大約是112到122釐米,尾巴的長度大約是39.5到45. 8釐米。根據國際組織的分析和估算,全球棕頸犀鳥的數量不算特別多,
標籤: 犀鳥 動物
黃頰山雀:長僅12釐米,性格活潑(整天跳躍不停歇)
黃頰山雀又被稱為花奇公、催耕鳥,主要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等等地區。黃頰山雀會將巢穴建造在樹洞或者岩石和牆壁的縫隙裡面,一些苔蘚、草莖、草葉、松針、纖維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黃頰山雀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11
標籤: 山雀
黃腹山雀:中國特產鳥,長僅9釐米(臉和後頸有白色斑)
黃腹山雀又被稱為黃點兒、采花鳥、黃豆崽,是中國的特產鳥類,主要分佈在甘肅西南部、陝西南部、四川北部等等地區。黃腹山雀會將巢穴建造在樹洞裡面,一些苔蘚、草莖、草葉、獸毛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黃腹山雀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8.3到10.
標籤: 山雀 黃腹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