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禾雀:印尼爪哇島上的特有種(最愛吃帶殼種子)

爪哇禾雀是爪哇島和巴厘島上特有的一種雀鳥,它的體型不大,體長僅14釐米,全身大部分呈現青灰色,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鳥喙呈現碩大的圓錐狀,並且呈現極為鮮豔的亮紅色。爪哇禾雀最愛吃帶殼的種子,常年棲息在低地草原和灌木中。

爪哇禾雀是爪哇島和巴厘島上特有的一種雀鳥,它的體型不大,體長僅14釐米,全身大部分呈現青灰色,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鳥喙呈現碩大的圓錐狀,並且呈現極為鮮豔的亮紅色。爪哇禾雀最愛吃帶殼的種子,常年棲息在低地草原和灌木中。

爪哇禾雀的外形特徵

爪哇禾雀的雄雌外形差別並不大,全身都呈現柔順的青灰色或者黃灰色,在脖子後面和頭頂、額頭等部分則覆蓋著黑色羽毛,臉頰上長有明顯的白色水滴狀斑紋,兩側對稱分佈,它的翅膀顏色較深,尾巴則呈現黑色。成年之後的爪哇禾雀最為明顯的就是擁有一張圓錐形的紅色鳥喙,非常的碩大粗壯,並且它的脚趾等裸露的皮膚也是粉紅色。

爪哇禾雀的生活習性

爪哇禾雀常年生活在爪哇島上的草原、低地灌木、叢林之中,基本上都是成百上千的群居生活,有著極為强烈的社會和家庭内容,它們平時也會偶爾在居民的農田或者城鎮上活動,最愛去稻田和甘蔗地,因為它們最愛吃的就是禾本科的植物種子,尤其是帶殼的種子,不過偶爾也會捕捉昆蟲吃。

爪哇禾雀的雄雌鳥從外觀上並沒有太大差別,大多都是從它們的鳴叫來判斷性別的,比如雄鳥的叫聲大多比較尖銳高亢,尤其是後面的尾音拖得非常長,而且一整句的音調各有不同,而雌鳥則多是短促的“啾啾”聲,並沒有那麼洪亮。

爪哇禾雀的繁殖管道

爪哇禾雀每到9-10月份時就會開始進入繁殖期,這時雄鳥會不斷的做出跳杠的動作,或者是跟在雌鳥的後面,而雌鳥則會不斷的進出鳥巢,並且發出短促的鳴叫,等待它們交配之後,雌鳥就會在依舊之後產卵,一窩一般只有3-6枚卵,孵化期間雌性和雄性會輪流進行照顧,這一點和三色鷺非常相似,16天之後就會孵出小鳥。

資料標籤: 爪哇 種子植物 禾雀
本文標題: 爪哇禾雀:印尼爪哇島上的特有種(最愛吃帶殼種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11191546505
相关資料
爪哇豹:僅在爪哇島上分佈(野生種群只有300-500只)
爪哇豹是豹子中體型偏小的物種,體長普遍只有1.2-1.5米,比華南豹要小很多,不過它的尾巴非常長,可達1米多。爪哇豹全身毛髮呈現黃褐色,遍佈梅花狀的斑點,和大部分的豹亞種類似,但這種豹子只在印尼爪哇島雨林中才有分佈。
標籤:
長嘴捕蛛鳥:擁有細管狀的鳥喙(能吸蜜/擅長捕蛛)
長嘴捕蛛鳥是一種擁有著極長鳥喙的食蟲鳥,它全身基本上都覆蓋著橄欖綠的羽毛,只有腹部和喉嚨的羽毛顏色比較淺,雖然長有一個形似蜂鳥的細長鳥喙,雖然偶爾也會吸食花蜜,但它最愛的還是小型蜘蛛或者昆蟲,它也囙此而得名。平時長嘴捕蛛鳥最喜歡在海拔120
標籤: 捕蛛鳥
長肢領航鯨:善於躲避暗礁(成為了漁船的風向標)
長肢領航鯨又被稱為黑圓頭鯨,因為它的全身呈現灰黑色,額頭非常的圓潤,吻部極短而得名,腦袋看起來和白鯨極為相似,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胸鰭和背鰭都非常修長,呈現鐮刀狀,並且尾巴也占到體長的五分之一,可達1米左右。
標籤: 領航鯨 背鰭
長尾葉猴:被印度奉為神靈(是猴王哈奴曼的原型)
長尾葉猴又被稱為印度灰葉猴,成年後它的全身都呈現灰黃色,面部裸露的皮膚都是漆黑的,頭頂還長有一撮豎起的鬃毛,最大的特點就是尾巴極為修長,頭體長僅64釐米,但尾巴就可達1米。
標籤: 長尾葉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