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犀:體型較小的單角犀牛(僅在爪哇島少量分佈)

爪哇犀是一種單角犀牛,體型比印度犀要小很多,體長普遍只有2.5-3.5米,重量也不超過2.3噸,最長的角也只有20釐米以內,曾經在亞洲分佈極為廣泛,但是現在只有印尼和越南才有少量分佈,最喜歡在紅樹林和低地雨林中生活。

爪哇犀是一種單角犀牛,體型比印度犀要小很多,體長普遍只有2.5-3.5米,重量也不超過2.3噸,最長的角也只有20釐米以內,曾經在亞洲分佈極為廣泛,但是現在只有印尼和越南才有少量分佈,最喜歡在紅樹林和低地雨林中生活。

爪哇犀的外形特徵

爪哇犀是單角犀牛的一種,只在鼻子上方長有一根20釐米左右的長角,外形和印度犀牛極為相似,全身都遍佈皮膚褶皺,看起來就像是身上披了一套盔甲一樣,並且在靠近邊緣的部分都長有圓形的點狀突起,不過它的體型並沒有印度犀牛那麼大,畢竟印度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單角犀,而爪哇犀的體長最多只有3.5米,體重也不會超過2.3噸。

爪哇犀的生活習性

爪哇犀最喜歡在低地雨林之中生活,平時主要就是吃一些果實或者嫩樹葉等,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的時候是最為活躍的時候,它們雖然長有盔甲狀的褶皺,但實際上這些褶皺縫隙中的皮膚非常脆弱,基本上都需要經常的在泥坑中打滾才能防止它被寄生蟲所傷害,所以它非常喜歡泥浴。

爪哇犀雖然體型相比其他的動物都要大上很多,並且還長有極為尖銳的長角,但實際上它的膽子非常小,並且往往會在戰鬥中採取逃避的態度,也不會使用它的角進行防禦,但實際上它被逼無奈的時候也會選擇使用它的獠牙。爪哇犀平時還會發出各種不同的鳴叫,據說在600米以外的範圍也能聽到。

爪哇犀的種群現狀

爪哇犀原本在國內是存在的,但是由於偷獵者過渡獵殺導致1922年的時候國內就已經沒有爪哇犀了,現時越南境內的大部分野生爪哇犀也已經被認為滅絕,僅僅只剩下印尼爪哇島上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還存在少量的亞種。但是近親繁殖的次數越來越多,導致這一種群也無法進行延續。

資料標籤: 犀牛 爪哇犀
本文標題: 爪哇犀:體型較小的單角犀牛(僅在爪哇島少量分佈)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11189430272
相关資料
爪哇禾雀:印尼爪哇島上的特有種(最愛吃帶殼種子)
爪哇禾雀是爪哇島和巴厘島上特有的一種雀鳥,它的體型不大,體長僅14釐米,全身大部分呈現青灰色,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鳥喙呈現碩大的圓錐狀,並且呈現極為鮮豔的亮紅色。爪哇禾雀最愛吃帶殼的種子,常年棲息在低地草原和灌木中。
標籤: 爪哇 種子植物 禾雀
爪哇豹:僅在爪哇島上分佈(野生種群只有300-500只)
爪哇豹是豹子中體型偏小的物種,體長普遍只有1.2-1.5米,比華南豹要小很多,不過它的尾巴非常長,可達1米多。爪哇豹全身毛髮呈現黃褐色,遍佈梅花狀的斑點,和大部分的豹亞種類似,但這種豹子只在印尼爪哇島雨林中才有分佈。
標籤:
長嘴捕蛛鳥:擁有細管狀的鳥喙(能吸蜜/擅長捕蛛)
長嘴捕蛛鳥是一種擁有著極長鳥喙的食蟲鳥,它全身基本上都覆蓋著橄欖綠的羽毛,只有腹部和喉嚨的羽毛顏色比較淺,雖然長有一個形似蜂鳥的細長鳥喙,雖然偶爾也會吸食花蜜,但它最愛的還是小型蜘蛛或者昆蟲,它也囙此而得名。平時長嘴捕蛛鳥最喜歡在海拔120
標籤: 捕蛛鳥
長肢領航鯨:善於躲避暗礁(成為了漁船的風向標)
長肢領航鯨又被稱為黑圓頭鯨,因為它的全身呈現灰黑色,額頭非常的圓潤,吻部極短而得名,腦袋看起來和白鯨極為相似,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胸鰭和背鰭都非常修長,呈現鐮刀狀,並且尾巴也占到體長的五分之一,可達1米左右。
標籤: 領航鯨 背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