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姓起源和來歷:伏羲擅長庖廚(被稱庖羲/改為包姓)

包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風姓伏羲,上古時期伏羲擅長飼養牲畜和烹飪,在古時候“庖”也有著烹飪的意思,所以伏羲也被稱為“庖羲”或者“包羲”,後來有部分子孫也就以包為姓。二是源自楚國大夫申包胥,在周敬王時就以祖先名為姓。三是源自避難改姓,西漢時期鮑氏因為避禍而改為包姓。

包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風姓伏羲,上古時期伏羲擅長飼養牲畜和烹飪,在古時候“庖”也有著烹飪的意思,所以伏羲也被稱為“庖羲”或者“包羲”,後來有部分子孫也就以包為姓。二是源自楚國大夫申包胥,在周敬王時就以祖先名為姓。三是源自避難改姓,西漢時期鮑氏因為避禍而改為包姓。

包姓起源和來歷

1.源自伏羲

包姓最古老的起源就是來自上古時期的伏羲氏,伏羲非常擅長飼養牲畜和烹飪,在古時候也被稱為“庖廚”,於是伏羲也有很多別稱,比如庖羲、包羲或者炮犧等。所以他的子孫也就以包為姓,不過正式改姓是在包豕韋這一代的時候,風姓才改為了包姓,最終形成了包姓一脈。

2.源自申包胥

申包胥也是包姓始祖的一脈,他也屬於包羲的一脈,申包胥是黃帝子孫楚君棼的後裔,因為救楚有功,被賜封於申地,所以他才被稱為申包胥,而他的後代在周敬王在位的十四年才開始以包為姓,而這一脈也被認為是包姓氏族的正宗一脈。

3.源自避難改姓

根據《後漢書》記載可知,在西漢時期,丹陽的包姓氏族就是由鮑姓改姓而來的,當時為了避開王莽之亂的影響才改姓為包,因為“鮑”“包”同音,不過這種說法在其他史書中並沒有得到論證,只能說是可能的一個來源。

4.源自少數民族改姓

與趙姓起源和來歷一樣,包姓氏族中也有不少少數民族改姓的,尤其是滿族和蒙古族最為典型,在清朝康熙帝時期,因為平定了蒙古的察哈爾地區,於是將察哈爾的貴族全部改為了滿族包姓。其次就是滿族的瑚圖氏在清朝中期的時候也有部分族人改為包姓。

資料標籤: 伏羲 清朝 申包胥
本文標題: 包姓起源和來歷:伏羲擅長庖廚(被稱庖羲/改為包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04679869886
相关資料
洪姓起源和來歷:掌管水利的共工氏造反失敗(添水為洪)
洪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共工氏,掌管天下水利,於是後人改姓為洪。二是源自共國,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後加水偏旁,以洪為姓。三是源自周朝時期的揚侯國,定都洪洞,子孫以地為姓。四是源自避諱改姓,常州弘姓為了避開唐義宗李弘諱改成洪姓。
標籤: 水利 三國 歷史 遠古 宋朝 太平天國
杭姓起源和來歷:魯國大夫受封於亢父(古時亢杭相通)
杭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魯國大夫亢父,後人以亢父氏為姓,後來通假字演化為抗姓、杭姓等。二是源自衛國大夫三伉,古時杭與伉、抗等通假。三是源自大禹庶出子孫,受封於浙江滂水,又稱為餘航,於是子孫以航為姓,後抹掉舟偏旁,形成杭姓氏族。
標籤: 歷史 周朝
單姓起源和來歷:周成王兒子姬臻封于單地(以地為姓)
單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姬姓,周成王將自己的兒子姬臻賜封于單,子孫以單為姓。二是源自堯,當時堯舜時期的賢人叫做善卷,古時“善”通“單”,子孫以單為姓。三是源自魯國大夫羽父單,子孫以祖先名為姓。四是源自單國,在東周王朝境內有一個全是單姓族
標籤:
鬱姓起源和來歷:源自大禹老師鬱華(郁林氏改為鬱姓)
鬱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大禹的老師鬱華,他的子孫以祖先名為姓。二是源自鬱國,吳國大夫受封於鬱地,後子孫以國為姓。三是源自地名,在魯國境內有一個叫做枋邑的地方,通“鬱”,居住者以鬱為姓。四是源自魯國宰相鬱黃的後裔。
標籤: 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