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脚龍:歐洲大型翼龍(翼展達12米/頭部占到體長一半)

鳥脚龍是一種白堊紀初期的翼龍類恐龍,誕生於1.3億年前,體長可達3.5米,不過翼展全部打開之後則可以達到12米左右,是白堊紀初期非常罕見的一種會飛行的肉食恐龍,這主要是它為了自己能够進行長途的遷徙,第一批鳥脚龍化石是在歐洲發現的。

鳥脚龍是一種白堊紀初期的翼龍類恐龍,誕生於1.3億年前,體長可達3.5米,不過翼展全部打開之後則可以達到12米左右,是白堊紀初期非常罕見的一種會飛行的肉食恐龍,這主要是它為了自己能够進行長途的遷徙,第一批鳥脚龍化石是在歐洲發現的。

鳥脚龍的體型

鳥脚龍屬於大型肉食恐龍的一種,如果它完全的站立起來,那麼身高可達3米,體長更是達到了3.5米,雖然在現時已經發現的770多種恐龍中只排到了457比特,體型和耐梅蓋特母龍類似,但是它翅膀展開後的長度卻達到了10-20米,大小幾乎堪比現代的3層樓高,所以說如果是這樣看,那麼它的體型就是極為碩大的。

鳥脚龍的外形特徵

鳥脚龍的顱骨非常的特別,極為修長且尖銳,幾乎占到了體長的一大半,並且在嘴巴的最前端還長有非常明顯的隆起,看起來比現代嘴巴最長最大的鳥巨嘴鳥的嘴巴還要更大一些,其次就是它的四肢上的第四根指爪常常會伸展非常長,這樣能够更好的支撐它的翅膀。

鳥脚龍的生活習性

鳥脚龍和其他恐龍最為不同的就是它能够飛行,並且它的飛行和現代的鳥類非常不同,由於翅膀非常長且骨骼格外的輕盈,再加上完美的滑翔肌,使得鳥脚龍再飛行的時候大多是利用暖氣流先昇到高空,之後只需要利用風來進行滑翔,就能輕易的飛行50公里左右的長距離。

鳥脚龍之所以需要飛行,其實除了平時的覓食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它在求偶的時候族群總是會飛到一個固定的地點進行“約會”,而這樣也使得它們需要飛行很長的距離,當然它們也不會一直飛,在途中經常會找到一顆非常大的樹來休息,張開翅膀後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熱作用。

資料標籤: 恐龍 翼龍
本文標題: 鳥脚龍:歐洲大型翼龍(翼展達12米/頭部占到體長一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01980262654
相关資料
奧斯尼爾洛龍:北美小型恐龍(僅長1.5米/不如山羊大)
奧斯尼爾洛龍是一種鳥臀目恐龍,多數時間被公認為棱齒龍類恐龍,誕生於1.55億年前-1.48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體長普遍可達1.5-2米,體重為10公斤,屬於雜食性或者草食性恐龍,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發現的。
標籤: 恐龍
嗜鳥龍:北美小型恐龍(長2米/類似鴕鳥/第三指內勾)
嗜鳥龍是一種獸脚亞目下的虛骨龍類恐龍,誕生於1億5600萬年前-1億4500萬年前的侏羅紀末期,體長普遍只有2米,主要以腐肉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最大的特點就是外形酷似鳥類,第一批嗜鳥龍化石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
標籤: 恐龍
巴塔哥尼亞龍:南美巨型恐龍(長20米/生於1.69億年前)
巴塔哥尼亞龍是一種蜥脚亞目下的鯨龍科恐龍,體長可達18-20米左右,誕生於1億6900萬年前-1億6300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主要是以植物為食,最大的特點就是脖子和尾巴非常修長,腦袋則比較細小,第一批化石出土於南美洲。
標籤: 恐龍
帕克氏龍:北美小型恐龍(長2米/大腿比小腿長且發達)
帕克氏龍是一種鳥脚下目中棱齒龍科恐龍,誕生於6800萬年前-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僅僅只有2米,脖子非常長,腦袋細小,嘴巴呈現喙狀,後肢極為粗壯,第一批帕克氏龍化石是在加拿大省亞伯達省發現的。
標籤: 恐龍 小腿長 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