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頭龍: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長2.5米/距今6800萬年前)

傾頭龍是種小型厚頭龍亞目恐龍,它體長2.5米,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傾頭龍頭顱骨較圓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其化石首次發現於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通過研究發現它是草食性動物,以樹葉、水果為食。

傾頭龍是種小型厚頭龍亞目恐龍,它體長2.5米,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傾頭龍頭顱骨較圓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其化石首次發現於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通過研究發現它是草食性動物,以樹葉、水果為食。

傾頭龍基本資料

傾頭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龍,它體長2.5米,重約130公斤,與膨頭龍、火盜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504比特,生活在距今8350萬年-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儘管在恐龍中體型小,但傾頭龍與現代的老虎戰鬥的話,還是能輕易秒殺的!

傾頭龍化石

傾頭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以及亞洲的蒙古國,其化石並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頭骨和少量骨頭。通過對化石的拼凑與研究,專家推測傾頭龍是種小型厚頭龍亞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的北美洲和亞洲。

傾頭龍形態習性

傾頭龍的近親是平頭龍,但不像平頭龍的平坦頭顱骨,它的頭顱骨較圓,像劍角龍般傾斜。劍角龍有一對溝從框上/前額到後顱頂,分隔出顱頂前部,但傾角龍沒有這特徵,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另外,傾頭龍是草食性動物,以樹葉、水果為食。

北美洲發現的恐龍

在地球上,人類已經挖掘出了767種恐龍化石,並為其命名,在北美洲發現了169種,加拿大發現了46種,其中就包括傾頭龍、胄甲龍、厚鼻龍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考古學家們的不斷挖掘和發現,小編相信會發現更多的恐龍。

資料標籤: 恐龍 北美洲
本文標題: 傾頭龍: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長2.5米/距今6800萬年前)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00299471038
相关資料
原櫛龍: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龍(長8米/距今6800萬年前)
在恐龍時代,曾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草恐龍,它們遍佈全球,儘管恐龍滅絕已久,但依然留下了許多痕迹。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原櫛龍,,它生活在7300萬年前的北美洲,是一種鳥脚下目中的鴨嘴龍科恐龍,體長可達8米,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標籤: 恐龍 北美洲
奇异龍: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長3.5米/距今6500萬年前)
在恐龍時代,最不缺的就是食草恐龍,小型、大型、超大型是食草恐龍遍佈全球,就算恐龍滅絕已有幾千年,現在也可以發現它們的痕迹。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奇异龍,它出土於北美洲,是一種小型食草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標籤: 恐龍 北美洲
前似鴕龍:北美洲小型食肉恐龍(長2.5米/6000萬年前)
前似鴕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恐龍,它體長2.5米,與火盜龍、傾頭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504比特,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前似鴕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加拿大,其化石並不完整,只有部分的骨骼。
標籤: 恐龍 北美洲
世界上風最大的地方,南極/風速100米/秒(全年8級風)
根據科學探測,現時世界上風最大的地方是南極,這裡年平均風速為19.4米/秒,最快風速達100米/秒。小結:關於世界上風最大的地方,看完全文,大家知道了吧,南極最快風速為100米/秒,目前為止沒有哪個地方能超過這一風速;另外,紐西蘭的惠靈頓每
標籤: 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