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並且在歷史的發展演化下逐漸成為了現在我們所認知的模樣。然而在漢語言專業當中對漢字也有著諸多分類,例如象形字、形聲字等類別。而歷史上還有諸多字體,如隸書、楷書、還有秦檜創造的宋體文字。一般人是不會對此進行深究的,但是我們還是本著學習的態度要瞭解一下,什麼是形聲字。
形聲字是什麼意思?
1.割裂式:很多字體在演化的過程中逐漸的被割裂開來,比如“衷”,就是從“衣”割裂來的,而字音則是發“中”。
2.形旁或聲旁在一角:由於演化和字體平衡,有部分形聲字的聲部或形部可能在某一角,比如“裁”,就是表達“衣”的意思。
3.省略聲或形:為了美化和平衡,部分形聲字會省略其中的部分形部或聲部,比如“亭”就是“高”的省略版。
4.聲部或形部變化:這類形聲字單憑字形很難辨認,比如“晶”,就是“星”演化來的,而“日”變成了“晶”的形部。
形聲字的缺點
1.不能準確表達讀音:很多形聲字在演化的過程中,導致形部和聲部都不是完全表示讀音,很可能是音調或韻母,聲母等不同,比如勝,唱,放。
2.不能準確表達意思:演化過程中,很多的形聲字都產生了變化,有的能够表示類別,但是沒有具體的意思,比如江,河,湖,海。而有的則是意思相反或相近,比如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