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每年都在不斷的有很多旅客慕名前往北京旅遊,去了北京一定要去逛的地方除了天安門廣場就是八達嶺長城了,看到八達嶺長城圖片就覺得一定很壯觀,關於長城的傳說和故事也有很多,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是什麼你知道嗎?下麵一起來看看。
一、北京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
北京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八達嶺長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稱,古代人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但是網絡上竟還出現了中國的長城是外星人幫助健造的這種荒謬的說法。明末學者顧炎武曾兩度登臨,並賦詩盛讚“雄托朔地當年大,不斷秦城自古長”。對於八達嶺這一名稱的由來,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兼而有之,考證起來非常有趣,同時也足見八達嶺長城載譽天下的盛名。
當地傳說元代曾有一比特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關山險峻,崇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曰“巴達嶺”,後人訛傳為“八達嶺”。這個解釋未必真實,因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據,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過一比特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實際上,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確曾降生過一比特元代皇帝,不過,他的名子叫愛育黎拔力八達,含有“八達”二字,也許“巴達黎黎”是一種誤傳。但聯想到元朝時皇帝們每年要從北京到上京來往一次,而處於必經之路的八達嶺,被這位皇帝乘興賜名,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還有人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軍征戰到此,由於關城易守難攻,大軍受阻,累日不進,不由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前方還有七道險關。李聽罷長歎一聲,心想這第八道關都過不去,看來强攻是不行了,於是改途而去。後來這裡被稱“八道嶺”,繼而成為“八達嶺”。
在明代,八達嶺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哨陣地。因為在古代漢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稱作“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嶺”(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和誤傳。但這一觀點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據。看來,最可信的還是《長安客話》中的: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名“八達嶺”了,這就是北京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了。看到這些各種八達嶺長城圖片,是不是很想親自去領略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