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填倉節。很多人對填倉節並不是特別熟悉,其實填倉節是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習俗。今天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填倉節到底怎麼來的,都有哪些習俗。
一、填倉節是傳統節日
其實填倉節是每年的正月25日,也是春節的結尾,過了填倉節年也就正式過完啦。其實這個填倉節在古代就有,據說是一比特倉官為了解救老百姓,於是開倉放糧食,但是生怕皇帝責罰,於是就將倉庫燒光,並且自己投身火海,後來大家為了紀念他,就在正月25這天他投身火海之日這天,定為填倉節,成為了我國的傳統民俗節日。
二、填倉節有哪些民俗活動
1.吃餃子
填倉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在這一天,北方人會吃餃子來慶祝。而餃子也是用麵粉來製作而成的,麵粉正是眾多糧食的主要糧食之一,所以通過吃餃子來慶祝填倉節的到來。
2.水缸裝滿水
古代每家每戶都會有一個大水缸,這個水缸主要是大家的生活來源,在填倉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水缸填滿水,能够保一年都有不缺水。另外農耕的時候是需要水灌溉的,所以也是預示著能够有一個好的收成。
3.收糧食擺宴席
在民間填倉節是不能去賣糧食的,但是作為商販來說,這一天一定要多收糧食,才能討到吉利。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够更多的去賣自己的糧食,於是就會擺上一些宴席,但凡來在填倉節賣糧食的農戶,商戶都會把他們組織起來,吃上一頓豐盛的餐食。所以有些為了生計不得不賣糧食的農戶,就可以在賣糧食的同時,還能够吃到一頓免費的大餐。
填倉節的來歷以及風俗習慣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填倉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再過不久,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填倉節了,所以不知道在小夥伴的家鄉,填倉節是怎麼過的呢?歡迎把自己家鄉的關於填倉節的風俗一起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