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的婚姻狀況
余華25歲遇到了他的初戀—潘銀春,這是一個非常漂亮、有能力的女人,身邊有很多追求者,余華也是其中的一個。當時的余華已經出版過幾篇小說,算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才子,憑藉這點,他很快就走進了潘銀春的視線裏。
後來沒多久,兩人就結了婚。俗話說:“初戀都是沒經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過到一起,紅玫瑰會變成牆上的一灘蚊子血,白玫瑰也會變成衣服上的米飯粒。”
結婚後的潘銀春一心撲在家庭上,她只想和余華在縣城安安穩穩生活,她不喜歡餘華總去折騰他的文學夢。但年輕的余華卻一心想在文學領域深耕,為此,他丟下新婚妻子,自己獨自一人去了魯迅文學院進修,第二年9月,他又一次踏上了北上進修的道路。在這期間,他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有了更大的野心,同時也遇到了紅顏知己陳虹。
余華第一次見到陳虹時,她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皮膚非常白,不同於其他女人的暗黃,更重要的是,這個研究生女同學還是個詩人,在部隊寫劇本。無論是她的長相,還是她的才華都深深吸引著余華,他覺得自己那顆悸動的心再次復活了,但他是個已婚男人,不能越線,只能默默地把陳虹放在心裡。
當時的余華為了能留在北京寫作,獨居在9平米的出租房,生活過得特別清貧。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想過要回老家海鹽縣發展,因為在這裡他除了寫作,什麼都可以不用管,陳虹會幫他打理好一切,給他洗衣做飯、收拾房間,兩人經常同進同出。在不知情人的眼裡,這分明就是一對小夫妻,也只有余華本人才知道,自己的老婆是家裡的潘銀春。
兩次北上,已經讓余華的心留在了北京,他想讓潘銀春跟著她去北京發展,但妻子潘銀春卻覺得他很天真,也不能理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兩人的分歧也越來越大,最終,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6年就宣告結束。
余華和初戀離婚,半年另娶她人,從此人生開掛,網友:這婚離得好
離婚這件事對余華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他身邊還有個陳虹,半年後,兩人走進了婚姻。結婚後,余華又回到了奮筆疾書的日子,當時的他正在構思一部新的小說,靈感來源於美國的一首民謠《老黑奴》。但這部小說的寫作過程並不順利,余華卡文了,他好像走進了死胡同裏,怎麼都寫不出來,那段時間的余華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經常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作為詩人也是編劇的陳虹懂他的痛苦,她想了想,對余華說:“既然第三人稱寫不出來,那不如用第一人稱試試”,這話瞬間讓余華打了個激靈:“對啊,以前的作品都是第三人稱寫的,既然現在寫不下去,我為什麼不可以換個角度呢?”
1再美好的初戀也扛不住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
余華:窮酸的時候住9平出租屋,2年結了兩次婚,離婚後人生開掛
余華的第一任妻子是潘銀春,是余華的初戀,余華從23歲的時候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進入了文化館,就是這樣,余華在文化館的秘書就是潘銀春。
當時的潘銀春年輕貌美,長得很漂亮,身邊的追求者也很多,余華也是有很大的優勢的,他和蘇童、格非、孫甘露等人形成了一股文學界的潮流,也被稱為“先鋒文學”。
余華已經小有名氣了,後來余華就向潘銀春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潘銀春也答應了,在1985年3月的時候,25歲的余華和潘銀春結婚了。
當時的兩個人興趣相投,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可以說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婚後的余華,一心搞文學,想要在文學領域上大展身手。
所以婚後的三年中,他就到魯迅文學院進修了2次,也是在這個期間,余華認識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陳虹。
當時的余華心思不定,他想到外面闖一闖,但是潘銀春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兩個人每天都會因為各種事情吵架,衝突也在不斷的陞級,最後兩個人還是分開了。
2余華,2年結了兩次婚,因為第二任妻子,才有了《活著》
雖然離婚了,但是這對余華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還是跟往常一樣,最後還跟陳虹在一起了,從那以後,余華的人生就像是開了掛一般。
後來有一天,余華在9平米的出租屋中寫文章,突然很生氣,開始發脾氣,余華覺得自己寫的那本書,根本就不行,很多地方都不通順。
陳虹正好也在家中,就安慰余華說,如果第三人稱寫不好,那可以試試第一人稱啊。
也就是陳虹的一句話,讓余華的思維馬上就打開了,他把之前寫的全部廢掉了,重新拿起筆開始寫,這才是用的第一人稱寫作,這本書就是現在的《活著》。
《活著》這本書剛出來沒多久,導演張藝謀就找到余華,說:我想把你的作品《河邊的錯誤》改編成一部驚悚類型的電影,如果你願意,我還想看看你其他的作品。
當時的余華,很窮酸,余華就答應了,跟張藝謀說:這本《活著》是我最近剛寫完的,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第二天,張藝謀又再次來到了余華的家中,張藝謀對余華說:我一個晚上沒睡,看完這本《活著》,寫的太好了,我要把它拍成電影。
余華也是憑藉著這本《活著》,名聲大噪,開啟了自己的人生巔峰,余華兩年的時間結了兩次婚,如果沒有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的那句話,可能余華現在還是一個只住在9平方米的出租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