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升降浮沉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此非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權者,不能至此。一物之中,有根昇梢降,生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升降浮沉

李杲說:藥有升降浮沉化,生長收藏成,以配四時,春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昇而生,氣薄者降而收,氣厚者浮而長,味厚者沉而藏,氣味平者化而成。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及氣味之薄者,即助春夏之昇浮,便是瀉秋冬收藏之藥也。在人之身,肝心是矣。但言補之以酸、苦、鹹、寒及氣味之厚者,即助秋冬之降沉,便是瀉春夏生長之藥也。在人之身,肺腎是矣。淡味之藥,滲即為昇,泄即為降,佐使諸藥者也。用藥者,循此則生,逆此則死,縱令不死,亦危圍矣。王好古曰:昇而使之降,須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須知載也。辛散也,而行之也橫;甘緩也,而行之也上;苦泄也,而行之也下;酸收也,其,睦縮;鹹軟也,其性舒,其不同如此。鼓掌成聲,沃火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間矣。五味相制,四氣相和,其變可輕用哉。本草不言淡味、涼氣,亦缺文也。

味薄者昇:甘平、辛平、辛微溫、微苦平之藥是也。

氣薄者降:甘寒、甘凉、甘淡寒凉、酸溫、酸平、咸平之藥是也。

氣厚者浮:甘熱、辛熱之藥是也。味厚者沉:苦寒、鹹寒之藥是也。氣味平者,兼四氣四味:甘平、甘溫、甘凉、甘辛平、甘微苦平之藥是也。

李時珍說:酸鹹無昇,甘辛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其性然也。而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此非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權者,不能至此。一物之中,有根昇梢降,生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資料標籤: 本草綱目
本文標題: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升降浮沉原文是什麼內容?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563593842395
相关資料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標本陰陽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以身體而論,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經雲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是也。經雲標而本之,先治其
標籤: 中醫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四時用藥例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秋月宜加酸溫之藥,芍藥、烏梅之類,以順秋降之氣。凡用純寒純熱之藥,及寒熱相雜,並宜用甘草以調和之,惟中滿者禁用甘爾。
標籤: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五味偏勝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氣增而久,夭之由也。是以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暫獲勝,久必致天。故絕粒服餌者不暴亡,無五味
標籤: 本草綱目 中醫 中藥學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五味宜忌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五宜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黃色宜甘,脾病宜食粳、牛、棗、葵。五過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
標籤: 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