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下手處死魏忠賢後造成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崇禎和魏忠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崇禎逼死魏忠賢後,後果有多嚴重?魏忠賢,史書中著名的大太監、大奸臣;其名號與秦檜並列,“功勳”與和珅齊高。魏忠賢得勢期間,霍亂朝政,誅殺忠臣;大肆貪污腐敗,甚至扣留宮女,企圖混亂皇室血緣後嗣。後被明末崇禎帝威脅,去官而自殺;留得千古駡名。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崇禎和魏忠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崇禎逼死魏忠賢後,後果有多嚴重?

魏忠賢,史書中著名的大太監、大奸臣;其名號與秦檜並列,“功勳”與和珅齊高。

魏忠賢得勢期間,霍亂朝政,誅殺忠臣;大肆貪污腐敗,甚至扣留宮女,企圖混亂皇室血緣後嗣。後被明末崇禎帝威脅,去官而自殺;留得千古駡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惡棍,竟被忠臣王承恩稱為能穩定大明王朝國祚的唯一一人?這又是為何?中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政治哲理?讓我們撥開明末烽烟漫天的煙塵,一探事件真相。

魏忠賢曾嗜賭如命,坊間一度直呼傻子

魏忠賢本名李進忠,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沒讀過書,大字不識一個,是個典型的文盲。

更加可怕的是,雖出身貧苦,魏忠賢卻不知節儉、不事農耕;而是整日鮮衣怒馬,騎射遊玩,混迹於市井之間。因其射箭極准,且有決斷做事之能,所以自認為必成大器。

但很明顯大家都不這麼覺得。因為魏忠賢打小就偷雞摸狗,壞事做盡;長大後又沾染賭博惡習,整日嗜賭如命,窮困潦倒,經常欠下一屁股賭債還不了。被債主追打淩辱是常有的事。

就算如此,魏忠賢還是不知悔改。依舊我行我素,自高自大,整日賭博混迹於市井之間,幻想著靠賭博一夜暴富。囙此,坊間百姓都嘲笑他,叫他傻子。然而魏忠賢卻不以為然,依舊舔著臉混江湖。

直到有一次,魏忠賢再次與幾個狐朋狗友賭博,卻手氣不好輸了個精光。極其後悔的魏忠賢懊惱自己的所作所為,更因為還不起賭債而害怕遭人報復;遂决定去京城找一個熟識的太監帶自己進宮做太監。一方面能掙點錢,另一方面免得遭人追殺。畢竟哪個賭徒敢殺進京城要債?

哪知這個決定不但改變了魏忠賢自己的命運,甚至改變了大明王朝的命運……

當年稱呼他傻子的人,哪會想到魏忠賢後來會成為文武百官跪拜的“九千九百歲”。

阿諛奉承是本事,兩帝速亡是良機

要說魏忠賢的“成名之路”,那可真是天賜良機。什麼良機呢?

魏忠賢入宮之後,很快依靠自己出色的諂媚行賄之“才能”成為了未來大明皇帝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的男寵;即結成對食關係。

而客氏原來的對食是太監魏朝,為何冷落魏朝而寵愛魏忠賢呢?關於這個,坊間有一個傳說——魏忠賢當時找人進宮,頗有些關係;他並沒有完全成為一名真正的“太監”,也許這就是魏忠賢受寵的真實原因,他跟別的太監不一樣。而真正的機會,馬上就來了。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先後在一個月內離奇駕崩。於是,皇位自然就傳到了明熹宗朱由校的手裡。

朱由校可不是個簡單的皇帝。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帝王將相數不勝數;但被稱為“木匠皇帝”的,只有朱由校一人。古代暴君如桀、紂、海昏侯之流,都是一個套路:吃喝玩樂、大肆淫亂、濫施刑罰、不理朝政。

朱由校跟他們不一樣,沒有那麼多臭毛病;但也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不理朝政。

當皇帝不理朝政,每天幹啥?

做木工。

是的,你沒有看錯;朱由校最大的興趣愛好和工作就是做木工。雖然是皇帝,但一輩子幹的都是木匠活;囙此傳出“雅號”:“木匠皇帝”。問題來了,皇帝不理朝政,那誰管?

魏忠賢管!

有人會說,魏忠賢區區一個太監,怎會有朝政大權?別忘了,魏忠賢的對食客氏,可是當今皇帝的乳母;魏忠賢順勢得勢。當然,中間也離不開魏忠賢自己的“高超操作”。

魏忠賢瞭解明熹宗最喜歡幹木工活,每日不理朝政。就暗中觀察朱由校,看到他幹活幹得正興起入神的時候,魏忠賢就急急忙忙地抱著奏章跑過來:皇上,……地方又發生了……事兒,怎麼辦……

此時的皇帝當木匠正幹的上頭呢,哪裡有空搭理一個閹宦?每每如此,朱由校就很不耐煩地回答道:我瞭解了,你們好自為之吧。

這就給了魏忠賢把持大權的機會。所有的奏章諫言,皆由魏忠賢一人批復。

當時的文武百官,稱呼魏忠賢為九千九百歲,每當魏忠賢的車駕浩浩蕩蕩地開過時,文武百官無不三跪五拜,儀仗僅次於皇帝。而權傾中外的魏忠賢根本看都不看一眼行禮的大臣,可謂是囂張至極。而更囂張的客氏,儀仗甚至比皇帝都隆重;每當客氏出現,遠遠望去,車駕好比天子出行……

就這樣,魏忠賢成為閹黨領袖。在朝中殘酷迫害异己,遍植黨羽,殘害正直不阿的東林黨官員,掌握天下大權。

但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閹黨這席殘羹剩飯,也吃不了多久了。

崇禎帝即位明速亡,承恩死前真誠諫言

後來明熹宗駕崩,中國失去了一比特巧奪天工的木匠;舉國上下無不痛不欲生。而新即位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可不是個只會做木工活的匠人。

崇禎帝胸懷大志,哪怕末世,朱由檢早就對閹黨之患厭惡至極。他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收拾閹黨。

很快,皇帝的刀鋒頂到了魏忠賢的脖子上。魏忠賢瞭解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橫豎都免不了一死;遂選擇自縊而死。

後來,李自成的大順軍很快攻入京城。慌不擇路的崇禎帝四處叫人,卻沒有一個官員繼續追隨他。崇禎帝身邊僅有十幾個忠誠的太監陪他度過最後的時光。

瞭解大勢已去的崇禎帝决定去往煤山自殺,此時還陪伴著他的只有大太監王承恩;王承恩决意以身殉國,陪葬崇禎帝。只是死前,王承恩對崇禎皇帝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那麼,這句話有道理嗎?關於這個答案,可能借清末慈禧太后舉例,便能一目了然。

清末被囚禁的光緒帝為何不派刺客或者親自刺殺慈禧太后;這樣不就能够獲得國家大權了嗎?不就能繼續進行改革了嗎?事實上,這種幼稚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

軍權、政權都在慈禧太后手裡,若慈禧暴斃,必天下大亂,晚清瞬間就會土崩瓦解;手無實權的光緒帝根本無法拯救時局,也無法號令袁世凱之流。

所以,正是看似昏暈無道、奢侈無度的慈禧太后利用自己的政治手腕又為清代延續了數十年國祚。

而放到明末也一樣,魏忠賢對於明代就好比慈禧太后對於清代。你可以變著法的辱駡魏忠賢和慈禧太后,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才是那個時代能保國家社稷的人;而不論用何種手段。囙此,崇禎帝逼死魏忠賢之後,整個天下隨之土崩瓦解……

就像民國末年蔣介石說的那句話:不反腐亡黨,反腐亡國。每至末年,掌權者往往進退兩難,無所適從;只能看著政權一點一點逐漸死去。差別只是死法不同,有的是清末與民國末年還能多苟延殘喘幾年;有的則是暴斃而亡,比如明末。

究其根本,則是之前就沒操作好,導致積病難愈,大勢已去;來個神仙都救不了。而當時的明末,其實也是一樣的態勢:不殺魏忠賢大權旁落,殺了魏忠賢大明必亡。

因為真正手握實權的人,是魏忠賢,而不是崇禎帝;而魏忠賢至死都不願利用手中兵權發動叛亂,也證實了他對大明的忠誠,儘管他同時也是明代最大的蛀蟲。這也同樣證明了明末崇禎帝可以利用魏忠賢來平叛護國,但他沒有這麼做。

崇禎帝是一比特英主、理想主義者,但很明顯,年歲尚淺的他並不是一比特成熟老道的政治家。誅滅閹黨確實可以伸張正義,皆大歡喜,肅正朝綱;但真正能延續大明國祚的,也恰恰是閹黨。

這就好比蛀蟲與大樹的複雜共生關係,誰也離不開誰;尤其是當蟲已經控制樹的時候,你殺蟲無異於殺樹。從這個角度講,倒不如說崇禎帝是自毀國祚。

真正的歷史與政治,是殘酷的鬥爭與無情的淘汰;所有美好的幻想與不切實際的操作,都會成為自我毀滅的導火索。

再加上大明已爛到骨子裡,又豈是一個崇禎帝能救得了的。只感慨崇禎帝胸懷大志,卻生逢末年;尚未磨煉出足够的政治智慧,就操作失誤,自毀國祚。

本文標題: 崇禎皇帝下手處死魏忠賢後造成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877898822466
相关資料
魏忠賢不死明朝就不會滅亡嗎魏忠賢對明朝到底有多重要
魏忠賢掌權對明軍有多重要?魏忠賢不亡,明不亡,這是近些年在很多史書上經常出現的一段文字,意思就是魏忠賢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個國家的災難。魏忠賢這個人,在歷史上早就有了結論,他掌握了權力,擾亂了朝廷,威脅到了國家。
標籤: 明朝 明朝歷史 歷史 後金 清朝歷史 專門史
多爾袞和孝莊太后之間的緋聞是怎麼傳出來的有什麼依據存在
對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多爾袞和孝莊太后是如何傳出緋聞的?提起清朝皇室最大的緋聞,那非多爾袞和孝莊太后莫屬。所以有許多人認為,孝莊為了保護自己與順治,她只好選擇下嫁多爾袞。多爾袞的緋聞作為清廷第一
標籤: 孝莊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順治帝 清朝歷史
韓信和劉邦早年如此相似兩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多
韓信與劉邦的早年經歷如此相似,為什麼結局卻差這麼多?韓信和劉邦都出身平民,早年也都放蕩不羈,不務正業。劉邦還能做個亭長,有個一官半職,但韓信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幹啥啥不行。蒯通勸說韓信與劉邦和項羽三分天下,因為劉邦不會容忍韓信這種人的。但韓
標籤: 劉邦 韓信 劉邦的老婆 歷史 楚漢戰爭 漢朝
劉邦早年貪財又好色蕭何與張良為什麼還追隨劉邦
劉邦作為底層出身的皇帝,一手締造了大漢王朝,成了後世很多人追捧的對象,但早年間劉邦身上的缺點也非常明顯,既貪財又好色,是個典型的小混混的形象,但為什麼早期有蕭何張良這樣的人才願意跟著劉邦呢?
標籤: 劉邦 張良 蕭何 歷史 楚漢戰爭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