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食用菊花的種植管理科技

食用菊花其實就是甘菊,是一類兼具觀賞和食療保健功能的菊花品種。食用菊花品種大多味甘芳香,口感清脆,是餐桌上的珍品佳味。下麵主要學習下盆栽食用菊花綠色種植技術。食用菊花繁殖以扡插為主。食用菊花家庭少量盆栽,主要會受蚜蟲侵害。關於食用菊花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老資料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食用菊花其實就是甘菊,是一類兼具觀賞和食療保健功能的菊花品種。食用菊花品種大多味甘芳香,口感清脆,是餐桌上的珍品佳味。下麵主要學習下盆栽食用菊花綠色種植技術。

1.扡插育苗

食用菊花繁殖以扡插為主。

2.枝條選擇

扡插用枝條應精挑細選,利於後期株苗強壯。優先選擇滿足如下條件的枝條:生長健壯的母本枝條、無病蟲、芽頭飽滿、節間勻稱。不要選擇過於幼嫩或者過老的枝條,以半木質化的枝條為宜。

3.枝條處理

採用選取枝條頂部的5~10釐米作為扡插枝條,只保留2~3片葉,其餘葉片全部摘掉。接下來用擦拭過酒精或刀口用火烤過的鋒利刀具,在扡插枝條下口靠近節比特處用削成45度的斜面,準備扡插。

4.扡插

扡插儘量避開高溫高濕季節,北京地區以5月份為宜。扡插基質可採用粗砂,或者用蛭石、草炭和珍珠岩按1∶1∶1的體積比配製,一定要確保疏鬆通氣。扡插前,用直徑0.5釐米的硬棍在育苗缽內插出一個深約3釐米的小孔,接著把準備好的扡插枝條放入孔中,用手壓實枝條附近基質,之後用準備好的水圍繞根部澆透。扡插深度以不超過3釐米為宜,過深和過淺都不好,以澆水插穗不倒為好。扡插期間經常噴水,保持50%~-60%的*壤濕度,80%~90%空氣濕度。

5.扡插後的管理

扡插後10~14天內要注意避開强光,尤其是强光高溫天,要適當遮陰。一般情况下每天澆1次水,3天后每2~3天澆1次水,以扡插苗不萎蔫為標準,溫度保持在25~32℃。扡插後14~20天枝條生根,可將幼苗移到室外遮陰處煉苗,注意避開强光直射。

6.上盆定植

扡插後約30天時間,即可上盆定植。為了保證菊花營養充足、健壯生長,花盆的內徑要不小於25釐米,深度要不低於15釐米。花盆材質以泥瓦盆和砂盆為佳。上盆的基質要注意新增商品有機肥料,有機肥料占總體積比例以10%為宜。花盆中基質應留出大約二分之一空間,以待將來加*。定植時將根系完整的菊苗完整移栽到新花盆中,然後用手壓實枝條附近基質,之後用準備好的水圍繞根部澆透。

7.上盆後的管理

7.1水肥管理

上盆後初期遮陰及澆水等措施可以參考扡插後辦法。菊花地下根莖耐旱,不耐澇。待緩苗後,澆水以見幹見濕為原則。花盆內基質一般顏色較重,單憑目測判斷幹濕有時不甚準確,可以用手觸摸輔助確定。

菊苗的健壯生長離不開充足的肥料,隨著菊苗的生長應結合澆水適當追肥。除了灌水施肥,也可以頁面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或者尿素、磷酸二氫鉀都可。追肥濃度與次數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新增,植物生長旺盛時期要加量。開花前期有條件可以補充一些微量元素肥。花蕾現色後勿再追肥。

7.2摘心定頭

菊苗要多次摘心,以利於多生側枝。第一次摘心應在新生出1~2片葉時,留下基部的3~4片葉後將上部嫩梢摘掉。第二次摘心應在新長出側枝長出4~5片葉時,留3~4片葉摘心。根據植株長勢和株型需要還可以進行第三次摘心,單株選留5~9個花招為宜。最好在8月上旬完成摘心。

7.3分層加*

8月上旬可以分兩次加*,添加營養*和盆中原有基質相同即可。第1次加*至花盆三分之一處,第2次加*至距盆沿3~4釐米處。

7.4打杈、疏蕾

打杈是指去掉植株的一些側枝。每片葉的葉腋處會滋生腋芽,不及時打掉會長成側枝,會消耗大量營養,進而影響花朵品質。一般當腋芽2~3釐米長時打掉較好。打杈宜選在晴好天氣,最好用鋒利剪刀,也可用手掰除。一般9月上旬開始陸續打杈,一直持續到10月上旬。

疏蕾是指去掉菊花的側蕾。菊花花蕾由主蕾和側蕾組成,頂部中間較大的為主蕾,主蕾四周較小的為側蕾。相對來說,主蕾長成的花朵大、色澤好、形狀美、品質優。同時,側蕾太多也會佔用大量營養,不及時疏去側蕾,會影響整枝菊花的大小和品質。一般9月下旬開始疏蕾,每個枝條上只留1個主蕾,側蕾全部疏去,直至10月上旬。

7.5搭架固定

菊花是草本花卉,枝幹强度不够,並且枝幹細長,為防止倒伏需要用輔助竹竿或者細木棍搭架支撐,以保證植株的直立性。一般用單根竹竿插入盆中,然後用細繩把二者綁紮一起;也可以用多根竹竿搭架後把植株綁紮在上面。搭架固定在現蕾前進行較好。

7.6溫度管理

食用菊花較耐寒,但不耐霜凍,囙此在10月20日前後(霜降前)須移入室內。溫度以白天20~25℃、夜間10~15℃為宜。溫度長時間超過25℃易導致花蕾乾癟。

7.7光照管理

食用菊花喜充足陽光,稍耐陰,為短日照植物。一般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條件下進行營養生長,在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條件下則適於花芽發育。要注意不同品種對日照的反應有所不同。

8.病蟲害防治

食用菊花家庭少量盆栽,主要會受蚜蟲侵害。可在花盆中央植株頂部懸掛1張黃板,監測和防治蚜蟲。要做好種植區域清潔,定期噴霧,新增空氣濕度,營造不利害蟲生存的環境。

9.採收

食用菊花花蕾開放至6~7成時可採摘食用,此時的花朵飽滿、鮮嫩,而且口感清脆,食用效果最佳。在3~5℃的條件下,食用菊花花瓣可保存1~2個月。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興趣的花農可以收藏備用,目前來看食用菊花盆栽市場前景還算不錯。

關於食用菊花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老資料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本文標題: 盆栽食用菊花的種植管理科技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551490236492
相关資料
木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木瓜是一種對*壤要求不算太嚴格的水果植物,在山區適應性強,適於坡地栽培,耐旱耐瘠,常被選為優良的退耕還林樹種。栽培木瓜,應選溫暖向陽、肥沃濕潤、疏鬆瀝水的山脚坡地種植最好。
標籤: 木瓜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農資
蠶豆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我國目前有四十多個的栽培品種,因為蠶豆是人類最早栽培的豆類作物之一,蠶豆很多農友小時候的回憶就是自己烤來吃,噴香噴香的。還有的人喜歡用最嫩的蠶豆炒肉,那麼你們知道蠶豆是如何種植的嗎?下麵一起學習瞭解下蠶豆的病蟲害防治。蠶豆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
標籤: 病蟲害防治 蠶豆 農業 三農 多菌靈 農資
蔓越莓種植技術要點
提到蔓越莓大部分的朋友可能想到的都是蔓越莓餅乾,其實蔓越莓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蔓越莓本身的酸性很强,不能吃酸的朋友不建議考慮。蔓越莓的它紮根不深,所以*壤表面要覆蓋四五釐米深的沙子。蔓越莓的採收管道有兩種,分為水收和幹收。關於蔓越莓
標籤: 蔓越莓 水果 種植業
中藥材半夏的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半夏俗稱“麻芋兒”,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原料,以前大多是*生為主。但是隨著半夏價值的開發,現在也有不少人工種植的半夏。半夏在人工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半夏塊莖的大小,合理選擇栽種的深度,這才是半夏想要高產的關鍵。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半夏高
標籤: 半夏 中藥材 三農 農業 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