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很多地區栽種的蔬菜,一般在秋冬大量上市,但是有些地區冬季會出現雨雪,這容易對大葱品質造成影響,囙此很多地區都會趕在大雪來臨前採收完畢,而採摘的大葱要如何保鮮?下麵就給大家介紹大葱冬季的儲藏保鮮方法。
1、溝藏法
大葱收穫後,先曬數小時,敲落根*,剔除病株、傷株,然後捆葱。然後按每捆重25-30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5-7天,讓其陰乾。然後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開溝,深0.8-1尺,溝距1.5-2尺,灌足底墒水然後把葱一捆靠一捆地栽入溝內,然後捆葉子依次蓋於前捆上部。再用1尺的玉米稈靠葱捆四周扡一圈,便於通風散熱,用*埋嚴葱白部分。寒流到來前用草簾或玉米稈稍加覆蓋即可。
2、窖藏法
將採收後的大葱就地薄而均勻地鋪在溝間,經風吹日曬後,使莖株上的泥*脫落,待葱白表層呈半幹狀態,紮成重7-10公斤的葱捆,並直立排列在地勢高燥、有陽光、能遮雨的地方晾曬,每隔半月檢查一次,以防腐爛。冬天氣溫下降至0℃時,移入地窖貯藏。貯藏過程如發現潮濕現象,可及時通風調節或將葱搬到日光下攤曬,然後再入窖繼續貯藏。
3、凍藏法
大葱採收進行晾乾,待葉子萎蔫後捆好,然後放在敞棚空屋中或者是屋外背陰、乾燥、溫度變化小的地方,另外用黃墒*埋住葱白部分進行貯存。這種存儲方法防凍保暖,又通風良好,具有不易腐爛變質等特點,但缺點是貯存量少,脫水嚴重,葱白外層的葱肉易乾枯,皮層加厚損耗量大。
4、架藏法
為保證架藏大葱的質量,在貯藏前,需將大捆大葱打開,剔除傷、病及受潮濕的莖株,分紮成重約7-10公斤的小捆,依次堆放在貯藏架上,橫著放或竪着放,中間留一捆葱的位置作為通風空隙。如果在露天架藏,應準備好必要的覆蓋物,貯藏中要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做好防雨、保暖等工作。
5、短期保鮮法
在陰涼靠牆的地方挖一個20釐米深的平底坑,坑底放3.3釐米厚的沙子,坑的四周用磚圍住。先向池內倒6~7釐米深的水,待水滲下即將葱放人池內,每隔3~4天從池的四角內澆適量水,這樣可保鮮1個月左右。
6、假植貯藏法
在院內或地裏挖二個淺平底坑,將收穫的大葱,除去傷、病株,捆成小捆假植在坑內,埋在葱根和葱白部分。埋好後大水澆灌,新增*壤溫度,促進萌發新根,減緩葱葉乾枯,延長保鮮時間。
北方地區每年都有大葱儲藏習慣,而合理正確的方法是保證大葱不腐爛的基礎,以上介紹的6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儲藏科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關於大葱儲藏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老資料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大蒜、大葱幹尖嚴重,如何正確用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