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螟,又叫玉米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是危害生薑的主要害蟲。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從生薑出苗至收穫前均能造成危害,危害時以幼蟲咬食嫩莖,鑽到莖中繼續危害。薑螟咬食生薑植株後,造成莖稈空心,水分及養分運輸受阻,使得薑苗上部葉片枯黃凋萎,莖稈易於折斷。那麼生薑薑螟有哪些發生規律?如何防治?
一、發生規律
薑螟在我地一般每年發生3-4代,集中危害期正好與薑株的旺盛生長期相吻合。幼蟲轉株危害,最後以老熟幼蟲在寄主莖杆內越冬。薑螟主要以幼蟲取食為害,幼蟲孵出2-3天即可從距地面1-5cm高處葉鞘與莖杆縫隙或心葉處侵入,且侵入處有明顯的鑽蛀孔洞。幼蟲鑽入後即向上鑽蛀取食,造成莖杆空心,使水分營養運輸受阻,被害葉片成薄膜狀,且殘留有糞便,葉片上有不規則的食孔,莖和葉鞘常被咬成環痕。苗期受害後上部葉片枯黃凋萎或造成莖杆折斷而下部葉片一般仍表現正常,所以田間調查時可以清楚看見上枯下青的植株即為薑螟危害。這時找出蟲口,剝掉莖杆,一般可見到正在取食的幼蟲。幼蟲體長約1-3cm,3齡前幼蟲呈乳白色,老熟時呈淡黃色或褐色。
二、防治方法
1、清理田園
生薑收穫後,將生薑的斷株、枯葉及蟲害苗、雜草清除乾淨,集中燒毀。
2、人工
由於該蟲鑽蛀為害,一般藥劑的防治效果不是很好,特別是老齡幼蟲抗性較强,提倡用人工的方法,一般早晨發現田間有剛被鑽蛀危害的植株,找出蟲口,剝開莖杆即可發現幼蟲。
3、藥劑防治
該幼蟲在2齡前抗藥性最强,所以應提倡治早治小,適時進行噴藥防治。宜選用的藥劑有15%杜邦安打懸浮劑4000-5000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3000-4000倍液,或20%一網打進乳油2000-2500倍液,對田間植株噴霧,亦可用上述藥劑注入蟲口防治。
以上就是生薑薑螟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種植生薑的農戶,一定要科學管理,隨著溫度的不斷提升,作為生薑的頭號害蟲-薑螟也到了爆發的季節,種植戶們可以掌握好以上防治方法,及時防治生薑薑螟。
你可能感興趣的農產品:優質生薑全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