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紅箋小字》賞析,是詞人晏殊的懷人之作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人。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一起來看看吧!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後世尊其為“北宋倚聲家初祖”;亦工詩善文,其文章又能“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一起來看看吧!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賞析】

此為懷人之作。詞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遊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詞裏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後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於《漢書·蘇武傳》,後者見於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雲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囙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新增了許多風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淒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遠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徵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尾兩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之意,略加變化,給人以有餘不盡之感。綠水,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閒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本文標題: 《清平樂·紅箋小字》賞析,是詞人晏殊的懷人之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533204000965
相关資料
《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賞析,是詞人歐陽修少有的佳作
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歐陽修的《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一起來看
標籤: 歐陽修 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 荷葉 漁家傲
《望海潮·東南形勝》賞析,詞人柳永使人對杭州心嚮往之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人,生於沂州費縣,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起來
標籤: 柳永 望海潮 武林舊事 西湖
《蝶戀花·檻菊愁烟蘭泣露》賞析,是詞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人。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原有文集,今已散佚。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烟蘭泣露》,一起來看看吧!檻菊愁
標籤: 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烟蘭泣露 蝶戀花 婉約詞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賞析,詞人晏殊意在要及時行樂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人。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晏殊的
標籤: 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及時行樂 浣溪沙 珠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