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身為皇帝坐擁天下朱棣是怎麼擊敗他的

對朱棣和建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建文帝坐擁天下,兵強馬壯,為何還會被朱棣輕易打敗?於是,身為帝師的黃子澄就找來了名揚天下的方孝儒,讓他也加入了輔臣圈子。智商稍微線上的齊泰認為,先帝爺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經過世了,現在燕王朱棣是事實上的最年長者。

對朱棣和建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建文帝坐擁天下,兵強馬壯,為何還會被朱棣輕易打敗?

提起靖難之役,還得從朱允炆組建“參謀團”開始說起。

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慮到大孫子沒什麼處事經驗和能力,朱元璋便讓兵部左侍郎齊泰擔任顧命大臣,輔佐之。

可是,只有一個齊泰也不够啊,朝廷有那麼多事要處理。

於是,朱允炆登基後,就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師黃子澄,封為翰林學士,令其與齊泰同參國政。

可是,只有齊泰和黃子澄兩個人也不够啊,朝廷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

於是,身為帝師的黃子澄就找來了名揚天下的方孝儒,讓他也加入了輔臣圈子。

至此,1個熊孩子和2.5個傻子的團隊就算是組建成功,開啟了他們的犯二歷程。

這裡你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是2.5個,不是2個或3個傻子呢?

因為齊、黃、方三人中,黃子澄和方孝儒是真傻,屬於無可救藥的那種傻。而齊泰相對沒那麼傻,他只能算半個。所以就是2.5個傻子了。

這個“極二”團隊組建成功後,商量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削藩。而削藩項目的第一個議題就是先削誰,討論先拿誰開刀。

拿誰開刀呢?

智商稍微線上的齊泰認為,先帝爺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經過世了,現在燕王朱棣是事實上的最年長者。既然建文帝一意要削藩,且朱棣年紀又最大,那麼這個邏輯就很清楚了。

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他被整服,其它的藩王自然老實。這就叫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至於怎麼削,這也簡單,朱棣當時還沒有反意,一抓一個准。

只要朱允炆不要臉,可以找出一百種弄死朱棣的辦法。

然而,對於齊泰的意見,黃子澄和方孝孺卻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皇帝要臉,怎麼能不要臉呢?

於是,他們就建議,先從弱再到强,先削實力弱的藩王,最後再削朱棣。這樣既可以避免打草驚蛇,麻痹朱棣。同時還不使朱允炆丟人,顯得吃相太難看。

據說齊泰當時聽了黃、方二人的話,簡直要暈了。這倆怕不是讀聖賢書讀傻了吧?

削了一個又一個,朱棣就算是個瞎子也能猜出來建文帝是什麼意思啊!

於是,齊泰就堅決不同意,但黃子澄和方孝孺的脾氣也都很倔,他們覺得自己是對的,也是堅決不讓步。

最後,可能是考慮到齊泰只是爺爺臨死前安排的人,與自己的關係相對疏遠。而黃子澄畢竟是朝夕相伴的老師,關係相對較好。

所以朱允炆便採納了黃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見,先從實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放過了朱棣。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眼看著兄弟們一個一個被幹掉,尤其是自己親兄弟周王朱橚被莫名其妙坑掉後(朱橚本無劣迹,是黃子澄和方孝孺為了收拾他,想了一個餿主意,讓朱橚的次子檢舉揭發他爹謀反,說事成之後讓他襲爵。結果朱橚就這麼被坑了),朱棣明白自己鐵定是一死。在心裡已對大侄子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過,他當時也沒有造反。

因為一方面,他手上沒兵,造反成功率不大。

另一方面,他的三個兒子還在南京做人質,他造反了,兒子們的腦袋也該被砍了。

然而,朱棣是想瞌睡了,偏偏就有人給他送枕頭。

建文元年五月(當時已廢四王),齊泰對朱允炆說: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再掩飾已經沒有意義,不如逮捕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正式向朱棣攤牌。

結果黃子澄又出昏招,他對朱允炆說:萬萬不可,抓了燕王三子,燕王就瞭解我們要對付他了。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齊泰一聽當場又要吐血,反對!你當朱棣是傻子啊?不能放!這是放虎歸山。結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師一邊,放走了朱高熾兄弟三人。

等到兒子們回到北京後,朱棣再無牽掛,遂即就以奉天靖難,討伐建文帝身邊的奸佞小人為名義,扯旗造反,掀起了“靖難之役”。

起兵後,朱棣身邊開始一共只有幾千人,但通過對北京周邊的“搜刮”,凑出了幾萬人。

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這麼有本事,然後他就慌了,他在沒有做任何準備的情况下,令老將耿炳文率十三萬大軍征討朱棣。

大軍臨行前,朱允炆對耿炳文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這話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傷,儘量直接在戰場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當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這個人,善守,不善攻,讓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圓滿完成任務。但讓他攻,他就不擅長了。

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論,耿炳文不想當槍使,所以討逆第一戰,耿炳文大軍輸得很慘。明軍銳氣盡喪,被迫以優勢兵力防禦,不敢再出擊。

朱允炆聽說耿炳文慘敗,他又慌了,慌不擇路之下,他又聽了老師黃子澄的餿主意,臨陣換掉了耿炳文。

為啥說黃子澄這次又出了餿主意呢?

因為換掉耿炳文沒問題,可是新換上的大將要比他强才可以啊!

然而,黃子澄居然讓不知兵事,且紈絝至極的李景隆為將,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餿主意了。

朱棣聽說耿炳文被換下,起初很高興。李景隆是個什麼貨色,他很清楚。不過他又聽說李景隆這次是帶著五十萬大軍來的,他也急了。

於是,他在部署完前線的防禦工作後,親自偷襲大寧衛,活捉甯王朱權以及他的八萬鐵騎。(即朵顏三衛,均為蒙古騎兵,相當於雇傭兵,戰鬥力極强)。

兵力驟增後,朱棣亦不再懼怕李景隆。

李景隆聽說朱棣跑去大寧了,就集中幾十萬大軍圍攻北京。

當時,北京只有一萬人,由後來的明仁宗皇帝朱高熾統領。然而就是區區一萬來人,最後硬是扛住了李景隆的圍攻。

朱棣擺平甯王的兵馬後,火速回師。

李景隆當時圍攻北京失利,正打算撤。朱棣此時突然殺出,殺得李景隆丟盔棄甲,連退了幾百裏,一溜煙逃到了山東德州,準備等到來年開春再北上攻打北京。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萬大軍再次誓師北上,與朱棣在白溝河開戰。結果明軍不僅再次大敗虧輸,而且輸得極其詭異。

為什麼說詭異呢?因為正當明代政府軍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時,突然莫名其妙不瞭解從哪裡刮了一陣妖風。而且這陣妖風不偏不倚的正好刮向了明軍。

朱棣當時本來都快打得沒命了,結果就因為這一下,撿回一條命。

事後,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南京。黃子澄為了甩鍋,就請求殺李景隆。朱允炆當時不瞭解是怎麼想的,沒殺李景隆。而這次手軟導致的影響很不好。

因為大家認為李景隆輸得那麼慘,都可以不受懲罰,自然也就不願意玩命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隨後就又看到了另外兩次一樣詭異的戰爭。

第一次是夾河戰役,盛庸大軍打得朱棣呈現敗象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滹沱河之戰,又是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妖風,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說實話,北方多風沙,不算稀奇,吹吹幾次妖風也正常。

但不正常的是,為什麼每次妖風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戰場局勢不利於朱棣的時候刮?

並且,還都是朝著有利於朱棣的方向刮。

難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體了?

迷信之事肯定是很扯的。所以這種連續詭異的現象,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平叛大軍根本就沒有認真在打。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贏,還是朱棣贏,最終贏家都是老朱家的人,作為外姓臣子,真沒必要那麼認真的打。

這裡肯定有朋友會說。朱棣畢竟是王,朱允炆畢竟是皇帝。跟著朱允炆混有前途,何必要在兩人中間騎牆呢?

是的,理論上說跟著朱允炆確實有前途。但實際不是這樣。

因為前線明軍在於朱棣叛軍交戰時,朱允炆的參謀團又開始作妖了。

當時方孝儒主持了一場改革,而這次改革的覈心宗旨就一條:削弱武將,抬高文官地位。

想想看,武將在前線廝殺,文官在後面策劃削權。這在武將看來,就是上房抽梯。

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現在飛鳥和狡兔死還沒盡呢,主人就想著要烹走狗了,武將怎麼可能還賣命呢?

當時盛庸,平安等將領,水准其實不弱,沒理由擁有幾十倍的兵力優勢都打不過朱棣。

所以,朱允炆派幾十萬的大軍去討伐,討伐軍數量從十幾萬漲到三十萬、五十萬,甚至到七十萬,但是每次都打不贏的原因,其實就是大家都在磨洋工,故意放水。今天你用某個理由糊弄朱允炆,大家裝作看不見;明天我也用這個理由糊弄的時候,大家也都不戳穿。

集體欺上瞞下,無非就是如此了。

建文四年,朱棣玩不下去了,便瞅准機會從北京一路南下,直抄南京。

當時,朱棣打到了長江邊,本來他是過不了江的,因為他沒有渡江的船。而朝廷卻有水師,隨時可以堵截他。這時候,只要朱允炆不自亂陣腳,朱棣肯定只能是退走。從哪來,回哪去。

然而,黃子澄和方孝孺又出了餿主意。他們認為水師提督不可靠,就把人臨陣撤了,換成了撤職在家閑住多時的駙馬梅殷。

朱棣一聽是妹夫來了,就派人去勸降。使者對梅殷說,不投降也可以,只要借道即可。

梅殷當時和大部分明代官員一樣,拒絕了朱棣的請求,並割掉了使者的耳朵,鼻子,讓使者回去告訴朱棣,自己决不投降。

但是梅殷卻不封锁朱棣南下。當朱棣繞道時,梅殷並沒有從中作梗。

從他的行為就可以明顯看出——朱允炆很不得人心,雖然大家不會真心為朱棣賣命,但只要朱棣不打他們,他們也就裝作什麼都沒看見了。

繞開了梅殷駐守的淮安後,朱棣橫渡長江,打到了南京城下。

當朱棣兵臨城下時,方孝孺這時候給朱允炆又又又出了一個餿主意:派人去找朱棣,宣佈可以與他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方孝孺此舉,本是想讓朱棣尷尬:如果朱棣同意,就說明他是小人,所謂的“靖難”純粹是騙人的;如果他不同意,皇上跟他商量平分天下他都不答應,他這是瞧不起皇上。不管朱棣怎麼選擇,起碼朱允炆都占理!

然而,長腦子的人都明白,占不占理,都離死不遠了。因為朱棣此時就在南京城下了,怎麼可能因為方孝儒一句蠢話就半途而廢呢?

所以,朱棣根本就不入套,他派人直接跟朱允炆說:我是來奉天靖難的,怎麼會貪圖大明江山呢?只要陛下您把奸佞們都殺了,我立即就投降。

誰是奸佞小人?不就是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儒嗎?朱棣讓朱允炆把這些心腹都殺了,那朱允炆身邊還有誰可以依靠?武將們早就跟他翻臉了,文官們也是牆頭草,看勢頭不妙都在給自己找退路。

所以,朱允炆就堅決不同意朱棣的談和條件,雙方繼續打。

然而此時的南京城,哪裡還有人願意為朱允炆賣命?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李景隆偷偷打開城門,放朱棣進城,果斷把朱允炆賣了。

當朱棣進入南京的時候,為了獲得文武官員的擁戴,他強調道:除齊泰、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罪無可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誠,就都既往不咎。

於是,文武百官立刻向朱棣投降,朱允炆就此也就徹底完蛋了。之後,皇宮裡面被人點了一把火,朱允炆在戰場大火中失踪。找不到了。

回顧整個靖難之役,其實不難看出,建文帝輸就輸在了沒有真正意義的參謀團。他本身沒什麼本事,也缺乏經驗。所以,他對參謀團的依賴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他的參謀團卻都是不中用的貨色。尤其是黃子澄,腦殘到了極點,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要不是因為他最後不投降,守住了氣節,簡直都要懷疑他是不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邊的高級資深臥底了。

本文標題: 建文帝身為皇帝坐擁天下朱棣是怎麼擊敗他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533067362956
相关資料
朱棣和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在她生前未立一妃
子女幾乎都是皇后所生,明成祖朱棣對於一路從年少時期便陪自己起家於微時的皇后徐氏一往情深,在她生前未立一妃,而且膝下子女幾乎都是皇后所生;二人相濡以沫,一直相依相伴直到徐皇后的生命走到盡頭,可謂是伉儷情深。
標籤: 明成祖 明朝 歷史 明朝歷史
朱棣活刮三千宮女是這真的嗎朱棣有沒有做過這件事情
對朱棣和宮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朱棣活剮三千宮女,到底是怎麼回事?朱棣一生勇武,雄才大略,功勳非凡,但是,活剮三千柔弱的宮女,非常殘忍,是其一短,而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也是其一短。
標籤: 明成祖 明朝
曹魏大臣崔林簡介: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崔林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三國時曹魏清河東武城人。三國時曹魏大臣,中尉崔琰從弟。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
標籤: 崔林 曹魏 三國 歷史 孔子 國學
曹魏大臣韓暨簡介:推廣使用水排,提高了生產效率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韓暨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韓暨(jì),字公至。南陽郡堵陽縣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曹魏大臣,西漢韓王韓
標籤: 韓暨 曹魏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三國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