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栽種,種植戶們最害怕遇到病害,一旦沒有及時控制,蔓延快的話不僅僅是減產,甚至還會絕收。而馬鈴薯病毒病是現時馬鈴薯生產上主要的病害之一,我國大部分馬鈴薯產區都可嚴重發生。現在就給大家介紹馬鈴薯病毒病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馬鈴薯病毒病發病原因
病毒感染是導致馬鈴薯發生病毒病的主要原因,病毒侵染的主要途徑有接觸傳毒、昆蟲介體傳播、種薯傳毒和*壤傳毒幾種類型。帶毒種薯和*生寄主是初侵染源,傳播主要以蚜蟲為主,此外,摩擦、農具、人畜及咀爵式口器昆蟲也可傳毒。田間管理條件差,蚜蟲發生量大發病重,此外品種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影響該病的發生程度。
馬鈴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無毒種薯
種植馬鈴薯前,必須嚴格地按照要求進行馬鈴薯種子的篩選和檢測,避免帶有病毒的馬鈴薯種子出現在其中,只有徹底的消除病源,才能避免病毒病對馬鈴薯植株生長所產生的影響。
2、栽培管理
高畦深溝,配方施肥,實行淺灌,及時培*和拔除病株,噴藥治蚜,清除雜草等措施可減輕發病。最好選擇周圍沒有污染源、地勢高燥平坦、*質肥沃、有機質豐富、排灌良好的地塊作為生產用地。
3、栽種形式
一季作地區實行夏播,使塊莖在冷凉季節形成,增强對病毒的抵抗力,二季作地區春季用早熟品種,地膜覆蓋栽培,早播早收,秋季適當晚播早收,可減輕發病。
4、蚜蟲防治
馬鈴薯病毒病主要以蚜蟲、飛虱傳播為主,在蚜蟲、飛虱遷飛前可用25%噻嗪酮水分散粒劑或5%啶蟲脒乳油及時防治可收到顯著效果
5、藥劑防治
馬鈴薯病毒病的藥劑防治,每畝可用2%甯南黴素水劑20ml、或5%氨基寡糖素水劑10ml、或30%毒氟磷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30kg進行噴霧防治,發病嚴重的田塊間隔5-7天后再進行噴霧防治一次,以上藥劑最好交替使用。
馬鈴薯病毒病一般減產20%-50%,嚴重的可減產80%以上,應引起種植馬鈴薯農戶的重視,我們在種植馬鈴薯時,可以按照以上方法進行,有效防治馬鈴薯病毒病。
你可能感興趣的農產品:全國馬鈴薯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