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市場上較受歡迎的蔬菜之一,種植韭菜的農戶也多,但是很多農戶在種植韭菜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韭菜疫病,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爛韭菜”。韭菜疫病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在夏季高溫多雨、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生,是韭菜生產過程中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害。那麼韭菜疫病都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防治?
一、症狀
從韭菜育苗期一直在移栽後生長期,都可以發生疫病,而且可以為害多個組織,比如根部,莖部,花,葉片,薹等。特別是假莖和鱗莖受害是最為嚴重的。
1、葉片、花受害。一般都是從組織下部開始發病的,剛開始可以看見暗綠色像水泡過一樣的病斑,顏色還是比較明顯的,囙此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隨著病斑逐漸蔓延擴散,當擴散到葉片一半左右時,那麼整個葉片就會變黃,同時開始下垂,腐爛。如果環境比較潮濕,那麼發病的部位還會產生灰白色黴狀物。
2、假莖受害。發病後也是看上去像被水泡過一樣,同時還伴隨著淺褐色軟腐,葉鞘很容易掉落。如果濕度比較大,發病部位也容易產生灰白色黴層。
3、鱗莖受害。受害後,可以看見莖盤部位就像被水泡過一樣,而且也有腐爛的現象發生。如果切開鱗莖,可以看見內部已經發生變化,呈現出淺褐色。隨著病情加重,植株的養分貯存受到影響,韭菜的正常生長速度降低,同時新長出來的葉片看上去也比較纖弱。
4、根部受害。根部也是會發生腐爛,但是跟其他部位相比,根部腐爛的顏色比較深一點,呈現褐色,而且你還可以發現,根毛數量明顯減少,水分的正常吸收受到影響,使根部得壽命大大縮短,也很難產生新根,韭菜的整體長勢大大减弱。
二、防治措施
1、合理輪作
選用直立性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可以很好的抵抗疫病,减少病害發生。在此基礎上,還要避免與葱,茄子,蕃茄等作物連作。主要是因為,病菌可以侵害這幾種作物,如果種植了這幾種,接下來再種韭菜,那麼就有可能將之前作物上的病菌帶到韭菜上,引發韭菜疫病。韭菜輪作一般4-5年換一茬,最少3年,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病菌數量。
2、加強管理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捨得施用有機肥,不能長期單一施用氮肥,營養全面韭菜才能長得更好。並注意及時澆水,澆水時需要注意,小水勤灌,不能貪圖方便大水漫灌,避免病菌借助灌溉水傳播,同時影響根部吸水。另外,進入高溫雨季後,控制澆水的同時,還要提前修整排水系統,方便大量降雨後及時排出多餘的積水,快速降低田間濕度。對於保護地栽培來說,及時放風,加大水分蒸發,降低濕度。最後,春季收穫後,不能貪圖茬數過多,這樣會造成長勢衰弱。一般上茬與下茬最少要相差25天以上,收穫後大概2-3天后,就要及時施肥,促進韭菜生長健壯。
3、清潔田園
乾淨的田園病菌數量自然也會少很多。囙此,不管是露地栽培還是保護地栽培,在韭菜收割後,都要及時清潔田園,清除殘留的病葉,病株,雜草等,這樣可以减少病菌殘留,减少病害發生。清除後,將這些殘障體集中帶出田園深埋或燒毀。日常生產中,一旦發現葉片變黃,腐爛時,也要及時清除,减少病菌。
4、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病情還不是特別嚴重的時候,主要以噴霧為主,目的是的减少田間再侵染。在大範圍發病後,需要噴灑和澆灌共同進行。適時噴灑90%乙磷鋁500倍液,或72%普力克1200倍液,藥劑輪換使用,每6-7天用1次,連續2-3次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韭菜疫病的症狀及防治措施,韭菜疫病的發病時間短,流行速度快,危害程度大,需要種植戶們第一時間採取措施進行防治。在降雨,可以前摘去下層的黃葉,綠葉向上攏起,用小繩松捆,以免韭葉接觸地面,可改善植株株間通風條件,防止病害的發生。
推薦閱讀:夏季韭菜種植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