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是一種肉多刺少的水產,口感好、營養佳,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歡迎。而鯰魚本身就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等特點,是淡水魚的優良品種,十分適合發展養殖產業。而且鯰魚養起來也並不複雜,注意一些科技方法即可。
1、魚塘建造
魚塘要保證水源充足,水質好,排水方便。最好建在屋前屋後,有利於平時魚塘的管理。魚塘的最佳面積為15平方米,矩形是魚塘的常見形狀。至於魚塘的結構,最好用磚,用水泥砂漿壓平魚牆,使魚塘不漏水,然後注水0.9米深就足够了。另外,在魚池的底部還需放置一定數量的瓷磚圓柱和祭壇,以供鯰魚休息。
2、魚苗投放
首先,在魚池消毒完畢放養魚苗前一周開始培肥水質,可在水面上種植一些水浮蓮,起到遮陰、防逃及調節水質的作用。水質調好後一周後即可放入魚苗,挑選沒有傷病、健康活潑,規格在3cm以上,大小一致的魚苗,選在晴天進行放苗,投放密度一般控制在6000-10000條/畝。放苗後每2-3天往池內加注一次新水和少量化肥,以確保水質,促進魚苗生長。
3、飼料投喂
魚苗開口飼料可用熟蛋黃或小型枝角類和橈足類浮游生物。將雞蛋煮熟,去殼取蛋黃用紗布包好,在盛水的盤中擠壓蛋黃,使其形成蛋黃顆粒水漿全池潑灑。隨著魚體不斷長大,可投喂水蚤、蚊幼蟲、水蚯蚓、蠅蛆及各種小家魚苗,或喂些蠶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飼料等,投喂量以下次投餌前池中略有剩餌為宜。
4、水質管理
勤換池水,每10-15天換掉1/3池水,確保池水水質優良,以防魚苗患病。若有魚苗竄出水面,則說明水質過肥,水中含氧量低,要及時往池中注入新水,將老水放掉,並往池內投入充足的活餌料。當天氣非常炎熱或豪雨時,需要更多的淡水來新增水中的氧含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特殊的氧化設備來新增氧氣,更有效地防止魚類死亡。
5、繁殖管理
鯰魚在每年的3-5月進入繁殖盛期,挑選好成熟度好的雌、雄種魚,將它們按雄魚3條,雌魚1條分組後放進布抖網中。可先捉取可排卵的雌種魚,一人以紗布裹住其腹部,並將生殖孔朝向采卵的瓷器或容器,另一人捉住雌魚尾部,卵粒即緩緩擠出落入容器內。然後加入乾淨的水將多餘的精子洗去,數次後即完成授精。
總的來說,鯰魚對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具有較强的適應能力,囙此養殖比較容易。但要先養出高品質的鯰魚,還需確保養殖環境的健康,同時還需科學的投喂飼料,並及時做好繁殖管理工作和疾病防治工作等。
你可能感興趣的農產品:全國優質鯰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