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是我們常見的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全國各地均有分佈。近年來,隨著苦參藥用價值的開發,市場需求較大,人工種植的農戶也越來越多。下麵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苦參的高效栽培技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選地與整地
苦參為深根系植物,選擇*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和粘質壤*為好。施複合肥,耕翻20—25釐米,整細整平,開寬1.5米的畦。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方法:用40~50℃溫水浸種10~12小時,取出後稍瀝幹即可播種;也可用濕沙層積(種子與濕沙按1∶3混合)20~30天再播種。
2、分根繁殖:春、秋兩季均可進行。秋栽於落葉後進行,春栽於萌芽前進行。春、秋栽培均結合苦參收穫進行。把母株挖出,剪下粗根作藥用,然後按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多少,用刀切成數株,每株必須具有根和芽2~3個。按上述株、行距栽苗,每穴栽1株。栽後蓋*、澆透水。
三、播種時間
苦參春播或秋播均可。秋播後需覆蓋,否則*壤表面易板結,不利於春季出苗。秋播宜早不宜遲,種子成熟之後即可播種,最遲要在*壤解凍前播完。春播應在清明前後下種,此時*壤墒情較好,利於出苗。
四、田間管理
1、合理排灌。天旱及施肥後要及時灌溉,保持*壤濕潤。雨季要注意排澇,防止積水爛根。
2、中耕除草。苗期要進行中耕除草和培*,保持田間無雜草和*壤疏鬆、濕潤,以利苦參生長。
3、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5月中、下旬進行,每畝施稀糞水2000kg;第2次在8月上、中旬進行,以磷、鉀肥為主。貧瘠的地塊要適當新增施肥次數。
4、摘花。除留種地外,要及時剪去花薹,以免消耗養分。
五、採收
苦參於播後2-3年秋季莖葉枯萎後采挖根部。因為根紮得深,所以應深挖,注意不要挖斷,也可以用深耕犁翻收。將收回的苦參根,按跟條的長短分別晾曬,除去蘆頭和尾根。曬乾或烘乾即成。
以上就是苦參的高效栽培技術,苦參是多年生長木本植物,適應性強,山坡、荒山、大草原都能生長,還可以用作封山封沙防護林帶的園林綠化種類。想要種植苦參的農戶,可以掌握還以上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