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腐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只能侵害衰弱植株,一般樹齡較大、管理粗放及樹勢弱的果園,發病較重。桃樹幹腐病大多發生在樹齡較大的桃樹主幹和主枝上。發病初期,病斑以氣孔為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濕潤。下麵一起來學習瞭解下桃樹幹腐病有哪些症狀?如何防治?
桃樹幹腐病有哪些症狀?
發病初期,病斑以氣孔為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濕潤。病斑皮層下有黃色黏稠的膠液。病斑長形或不規則形,一般局限於皮層,但在衰老的樹上可深入到木質部。以後發病部位逐漸乾枯凹陷,黑褐色,並出現較大的裂縫。發病後期,病斑表面長出大量的梭形或近圓形的小黑點(子座),有時數個小黑點密集在一起,從樹皮裂縫中露出,大小一般為1~8毫米。多年受害的老樹,造成樹勢極度衰弱,嚴重的引起整個側枝或全樹枯死。
如何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
在桃樹豐產後,增施有機肥料,增强樹勢,提高抗病力。冬季做好清園工作,收集病死枝幹集中燒毀。及時做好樹幹害蟲的防治工作,减少傷口,防止發病。
(2)刮除病斑
此病為害初期一般僅限於表層,開春後要加强檢查,及時刮除發病部位。刮除後,用402抗菌劑50倍液或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50倍液消毒傷口,再外塗波爾多液保護。
(3)藥劑防治
發病較重的果園,在桃樹發芽前,噴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用402抗菌劑100倍液塗刷病斑,殺滅越冬菌源。生長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硫懸浮劑500倍液。在噴殺菌劑時,要全面噴濕主幹和大枝,以保護枝幹,防止病菌侵入。
經常有人會把桃樹腐爛病和桃樹幹腐病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是兩個不同的病害,大家一定要注意區分,平時也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預防這些病害因素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