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曾被過繼給李弘,他繼承的到底是誰的皇位?

從宗法上而言,李隆基在成為太子之前,早已經不再是李旦的兒子,為何他還能够被李旦立為太子,他繼承的皇位,從宗法上而言,到底是繼承得誰的皇位?

李隆基在李旦第二次當皇帝之後,因功被李旦立為太子,並且最終在李旦的禪位下,登基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帝,很多人都知道這段歷史,也知道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實際上在李隆基成為太子之前,他的身份是大伯李弘的兒子。

從宗法上而言,李隆基在成為太子之前,早已經不再是李旦的兒子,為何他還能够被李旦立為太子,他繼承的皇位,從宗法上而言,到底是繼承得誰的皇位?

李隆基被過繼給大伯李弘

唐朝立太子,一般都還是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來立的,比如李治當年立的第一個太子就是自己的嫡長子李弘(死後追封孝敬皇帝),李弘是李治和武則天所生的長子,除了李弘之外,兩人還育有李賢、李顯、李旦三個兒子。

李弘因為是嫡長子,早早就成為太子,李治對其更是寄予厚望,專門找大師教育培養李弘,李弘自己也很爭氣,文韜武略樣樣超群,還十分仁義聰明,在看到武則天囚禁多年的蕭淑妃之女後,李弘堅持要求武則天把兩人放出來成婚,武則天在李弘的堅持下,將兩人許配給兩個翊衛,圓了李弘的心願。

可以說李弘在各方面的貭素,都完全符合接班人的標準,李治在自己身體有些不適後,就打算早早地將皇位傳給李弘,於是親自開始訓練培養李弘,讓他適應一下當皇帝的感覺,李治帶著李弘去洛陽,可惜李弘卻突然生病去世,留給後人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李弘去世的原因,要是單純從一件事情而言,我們還是很難推斷出任何有效結論的,但是結合後來李賢被武則天叫人陷害,先被貶為庶人,後被逼迫而死的情况來看,很多人認為李弘當年的死因和武則天脫不了干係。

畢竟當時武則天正在奪權,和後來誣陷李賢並且逼死李賢時的政局來看,在李弘去世的時候,武則天還沒有完全掌握實權,所以她只能神不知鬼不覺將其剷除,等到李治立李賢為太子後,武則天就又有時間為奪權之事密謀了。

李賢被廢為庶人之後,李治就立了李顯為太子,後來李治去世,李顯順利登基成為皇帝,可惜此時的實權,已經完全掌握在武則天手中,李顯稍微掙扎一下,就被武則天廢掉皇位,讓弟弟李旦取而代之。

李旦是武則天和李治最小的兒子,從小就親眼目睹了三個哥哥的悲劇,他深知自己不是武則天的對手,只能乖乖當一個傀儡皇帝,就在李旦當皇帝的第二年,老三李隆基出生了,因為此時李旦還是皇帝,所以李隆基一出生就被封為楚王。

前邊說了,李旦雖然貴為皇帝,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實權,當時的實權全部掌握在武則天手中,也許是武則天為了掩人耳目或者做一場秀拉攏人心,所以在李隆基年僅4歲之際,就被武則天強制過繼給去世的李弘。

李弘去世時年僅23歲,沒有子嗣,武則天將李顯的三兒子過繼給李弘,也就是給李弘延續香火的意思,此舉大有彰顯武則天仁義的意思,就算李旦心裡不願意,也只能乖乖聽話,把自己兒子李隆基,從宗法上變成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在唐朝時期,本身就存在很多皇帝將兒子過繼給沒有子嗣的兄弟之舉,再加上李旦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一切只能聽從武則天的安排,也許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的影響,李旦徹底明白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當得沒有意義,就在李隆基被過繼給李弘的第二年禪位給武則天,讓武則天光明正大成為女皇帝。

李隆基不斷接近皇位

從李隆基被過繼給李弘的那一刻起,就决定李隆基在正常情况下是沒有希望當皇帝的了,因為不管未來武則天是傳比特給李顯還是李旦,都和李隆基沒有關係,按照繼承制度而言,他們只能傳比特給宗法上的兒子,而不能傳比特給侄子。

年少時的李隆基,是一個相當優秀的人,他明白自己沒有機會繼承皇位,所以就在私下偷偷經營屬於自己的勢力,就算未來自己不能成為皇帝,至少當一個有權有勢的皇親國戚也是不錯的。

李隆基靠著自己的經營,和皇宮中的禁軍關係相當好,大家對李隆基十分支持,這為後來發生的唐隆政變等奪權大事件埋下伏筆,要是李隆基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皇親國戚,肯定就沒有後文了。

西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聯合李顯、太平公主、上官婉兒裡應外合發動神龍政變,將已經八十多歲的武則天趕下臺,皇位傳到李顯手中,李顯登基後,因為一直對當年陪伴自己在他鄉受苦的老婆韋皇后以及女兒安樂公主有些愧疚,就把很多大權都交給她們,以至於受到過分寵愛的老婆及女兒變得逐漸失去控制。

兩人擾亂宮廷秩序,私自買賣官爵,搞得朝政一片混亂,更加糟糕的是,兩人以武則天為偶像,想要當女皇帝以及皇太女,為了達成目的,她們不惜害死李顯,矯詔立李顯幼子李重茂為太子,此舉引起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等人的嚴重不滿。

曾經在李顯當皇帝期間,李隆基就受到韋皇后以及安樂公主的誣陷,差點命喪黃泉,現在新仇舊恨一起算,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一個控制禁軍兵權,一個控制朝中大臣,發動了唐隆政變,一舉將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拿下。

唐隆政變之後,李隆基以及太平公主等人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擁立李旦為皇帝,李旦在不知不覺中第二次被推上皇位,這個一直都不大想當皇帝的人,第二次成為皇帝後,很快就面臨了一個艱難抉擇,那就是立太子的問題。

李隆基繼承誰的皇位

李旦當時面臨的艱難抉擇就是,按照宗法而言,李隆基已經被過繼給李弘,不再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自己不能傳比特給他,而應該傳比特給嫡長子李成器,可是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中功勞巨大,他的實力李旦也很清楚,要是傳比特給李成器,萬一將來李隆基發動個類似於玄武門之變一樣的政變,殺掉哥哥李成器,逼迫自己退位,那就實在尷尬了。

與其冒著未來被趕下皇位的危險立李成器為太子,不如現在就立李隆基為太子,正在李旦猶豫不決之際,李成器感覺到了危險,主動找到李旦,請求李旦立功勞巨大的李隆基為太子,面對李成器的辭讓,李旦最終下定决心立李隆基為太子。

按照當時的宗法來看,李旦不能直接立李隆基為太子,因為李隆基屬於李弘的兒子,想要立李隆基為太子,必須先廢除之前的過繼,讓他回到李旦兒子的身份,再傳比特給他才合適。

李旦果然按照這樣的程式進行,先恢復了李隆基是自己兒子的身份,再立他為太子,事實上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來看,就算李隆基不是李旦的兒子,想要繼承皇位,都要先認李旦為父親,才能接受傳比特,就像明朝時期的嘉靖皇帝,因為自己是小宗入承大統,為了把自己的小宗變成大宗,也就是讓自己的繼承更加合法,他直接用幾十年時間搞了個大禮議之爭,才完成此事。

瞭解了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的過程之後,實際上我們就不難明白一個問題了,在李隆基接受傳比特之前,他在宗法上的身份是李弘之子,可是在李旦傳比特給他之後,李隆基的身份又恢復成了李旦之子,換言之他繼承的皇位只能也必須是李旦傳給他的,要不然就不符合宗法制度。

也正是因為李隆基當時的身份比較尷尬,所以後來太平公主多次以李隆基身份不符合繼承制度為理由大做文章,希望李旦廢除李隆基的太子之比特,好在李旦看懂了太平公主的意思,也厭倦了當皇帝的生活,索性提前禪位給李隆基,讓李隆基順利成為皇帝,後來更是直接將太平公主剷除。

結語

李隆基雖然曾經因為武則天的原因,被過繼給了英年早逝的“孝敬皇帝”李弘,但是後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以及實力,成功幫助李旦重登皇位,成為皇帝之後的李旦,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又讓李隆基恢復自己兒子的身份,並且將皇位傳給他,不管是從血緣關係還是宗法而言,李隆基繼承的皇位其實都是李旦的皇位,而非“孝敬皇帝”的皇位!

本文標題: 李隆基曾被過繼給李弘,他繼承的到底是誰的皇位?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363591951947
相关資料
範蠡是怎麼機智的營救自己的兒子的?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範蠡救子的故事吧。範蠡率兵戰勝吳國洗刷了越國亡國之耻後,對於只能共患難不能同甘共苦的越王勾踐不抱空虛的幻想。範蠡派兒子範為和老管家範河帶上500兩銀
標籤: 範蠡 歷史 楚王 楚國 東漢 漢朝
盤點:歷史上對待子女很”特別“的皇帝
李世民,不錯,就是那位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武雙全的一代明君,還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這麼多的光環護體也沒擋住李世民在孩子的問題上犯糊塗。
標籤: 李世民 歷史 中國古代史 唐朝 竇太后 魏王
歷史上範蠡三次散盡家財是因為什麼?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歷史上範蠡三次散盡家財是因為什麼?散完之後錢又為什麼來的那麼快?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範蠡本是楚國的一介平民,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與文種一起投奔越王,被拜為大夫。危機中範蠡獻計,使
標籤: 範蠡 歷史 春秋戰國 軍師 中國歷史
王匡為人非常仗義,為何不救自己的妹夫呢?
王匡出身不詳,在當時讀書做官,要不就是官宦世家,要不就是有錢人家。王匡家裡如果有人做官肯定會被記載,再結合王匡仗義疏財,王匡家裡應該是有錢人。沒多久,王匡就被大將軍何進徵召為屬官。董卓亂政後,王匡參加以袁紹為盟主的討伐董卓聯盟。王匡在討伐董
標籤: 王匡 歷史 漢朝 何進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