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先:唐朝時期宰相,他為何自縊而死?

劉景先,本名劉齊賢,唐朝時期宰相,右相劉祥道之子。劉景先方正好學,門蔭入仕,累遷侍御史。英國公徐敬業叛亂後,上書營救宰相裴炎,受到酷吏陷害,貶為吉州長史。永昌元年,論罪下獄,自縊而死。唐中宗復位,得以平反昭雪,恢復身份和名譽。689年,武後手下酷吏指控劉景先有罪,再次逮捕了他。劉景先自殺,財產被沒收。

劉景先,本名劉齊賢,唐朝時期宰相,右相劉祥道之子。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景先方正好學,門蔭入仕,累遷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襲爵廣平郡公,授晋州司馬。入為給事中,遷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國公徐敬業叛亂後,上書營救宰相裴炎,受到酷吏陷害,貶為吉州長史。永昌元年(689年),論罪下獄,自縊而死。唐中宗復位,得以平反昭雪,恢復身份和名譽。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追贈太子太保,圖形於淩煙閣。

人物生平

劉景先出生於官宦世家,少時才學過人,以方正聞名,唐高宗李治非常賞識他,官拜侍御史。

乾封元年(666年)父親劉祥道病逝,襲父爵為廣平郡公,高宗賜封他為晋州(今山西臨汾縣西南)司馬。繼後累遷黃門侍郎,修國史。永淳元年(682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亦有記載:弘道元年(683年)年底,唐高宗病重,命太子監國,裴炎“奉詔與黃門侍郎劉景先,中書侍郎郭正一並於東宮平章事,(拜相)”協助太子處理日常政務。時間相差一年,但劉景先當宰相均有記載。

永昌中(689年),劉景先為酷吏陷害,關進吉州監獄。一個精明能幹的人才,遭受不白之冤幾經謫貶,除英雄無用武之地外,還遭酷吏陷害,自已想不通,在吉州監獄上吊而死,並被抄家。劉景先死後將近百年,唐德宗李適憐愛前賢,於建中三年(782年)贈劉景先太子太保。

家庭背景

劉景先的家族來自後來被稱為魏州的地方(今河北邯鄲一部分)。他的祖父劉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間歷任內史舍人、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封樂平男,爵位由他的父親劉祥道繼承。劉祥道在高宗年間任宰相,封廣平郡公。劉祥道於666年去世後,劉景先繼承了廣平郡公的爵位。

《新唐書·卷一〇六·列傳第三一》載:劉景先祖父劉林甫,唐超武德時(618-626年),為內史舍人,以才學過人著稱,與蕭瑀等撰定律令,著《律議》萬餘言。歷任中書侍郎、吏部侍郎,賜爵樂平縣男。劉林甫任吏部侍郎期間,唐朝天下初定,沿襲隋朝制度,每年十一月開始選官,到次年開春停止。時間短,事情多,有關部門來不及認真做完選官工作就停止了選官。劉林甫給高祖皇帝建議,請改成全年隨時聽選,隨到隨選,於是有才幹的人都被選上當了官。同時,劉林甫還將原來州府以皇帝詔書或赤牒授官辦法,改成了集中於吏部調任,人再多,他都隨時量才錄用,囙此得到了朝庭內外好評。

劉景先父親劉祥道,字同壽,在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為官。歷任中書舍人、禦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書、右相等職。乾封元年(666年),加金紫光祿大夫,是年病逝,時年七十一歲,贈幽州都督,諡號為“宣”。

高宗年間

劉景先起初任侍御史,後來任並州司馬。高宗聽聞他廉正,很尊敬他。一次,將軍史興宗在狩獵時對高宗說,並州的鷂很有名,可以命劉景先抓幾只。高宗答:“劉景先難道是用來抓鷂的人嗎?你為什麼這樣看待他?”拒絕了。為了避太子李賢諱,劉景先改名劉景先。

682年,時任黃門侍郎負責修史的劉景先被封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實際上相當於宰相。683年末,高宗病重,命太子李哲(李賢於680年被廢)監國,由劉景先、裴炎、郭正一兼東宮平章事輔佐太子。不久,高宗駕崩,李哲繼位,是為唐中宗,實權大部掌握在攝政的武太后手中。

武後年間

684年左右,劉景先代裴炎任侍中。不久,中宗表現出獨立行權的意圖,被武後所廢,武後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她自己則越發掌握了朝廷政權。裴炎數次建議武後還政睿宗,武後很生氣。年末英國公李敬業打著重樹皇權旂號的叛亂爆發後,裴炎再次提出靠還政來平息叛亂,武後指控他謀反並將他下獄。裴炎下獄受審期間,很多官員為他說情。劉景先和風閣侍郎胡元範也在其中,據說他們說:“裴炎是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高官,全國都知道他辦事小心,我們可以保證他沒有謀反。”武後答:“已經有他謀反的證據了,你們不知道。”他們便說:“如果他是那種謀反的人,那麼我們也是。”武後又答:“我知道他謀反了,你們沒有。”但不久,武後就罔顧自己先前的說法,把劉景先和胡元範也逮捕了。年底,裴炎被處決,劉景先幾度遭貶,先後被貶為普辰二州刺史、吉州長史。689年,武後手下酷吏指控劉景先有罪,再次逮捕了他。劉景先自殺,財產被沒收。

本文標題: 劉景先:唐朝時期宰相,他為何自縊而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7363538402997
相关資料
曹操接回漢獻帝後為什麼要遷都所謂洛陽破敗是不是真的
建安元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洛陽殘破”為由,強迫獻帝及文武百官遷都於許昌,即許都。曹操遷都許昌,根本原因不在於“洛陽殘破”。
標籤: 曹操 洛陽 劉協 三國
郭待舉:唐朝時期宰相,他有著怎樣的生平經歷?
郭待舉,字待舉,唐朝時期宰相,南陽郡太守郭處範的兒子。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郭待舉出身太原郭氏。進士及第,累遷黃門侍郎。唐高宗永淳初年,加任同平章事,位列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教導太子李顯。唐中宗即位,授左散騎常侍、
標籤: 唐朝 郭待舉 歷史 侍郎
魏玄同:唐朝時期宰相,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魏玄同,字和初,,唐朝時期宰相,濮陽縣令魏乂之子。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魏玄同出身巨鹿魏氏。營救宰相狄仁傑、交好宰相裴炎,得罪酷吏周興。唐神龍元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贈尚書左僕射。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
標籤: 玄同 唐朝 魏玄同 歷史 周興 侍郎
郭正一:唐朝時期宰相,最後為何被坐罪處死?
郭正一,字正一,唐朝時期宰相,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郭正一出身中山郭氏。唐太宗貞觀年間,進士及第,歷任弘文館學士,遷中書舍人。唐高宗即位,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册封潁川縣男。武後稱制,授國子祭酒,遷檢校陝州刺史。永昌
標籤: 唐朝 郭正一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