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揭秘葡萄酒的六個美麗的誤會是怎樣的?俗話說:薑是越老越辣,酒是越老越香。其實這是對葡萄酒一個美麗的誤會。並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適合長時間陳放的。關於葡萄酒的謠言還有哪些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一、關於葡萄酒的美麗誤會
誤解一葡萄酒就是紅酒
很多人會把葡萄酒都稱為紅酒,相信有這種誤解的人應該不占少數。其實紅酒即紅葡萄酒只是葡萄酒若干分類中的一個品種,除了紅葡萄酒外,
葡萄酒
還會按顏色被分成: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
按含糖量被分為:幹型葡萄酒、半幹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按二氧化碳含量被分為:平靜型、起泡、加氣等種類……
誤會二喝紅酒加雪碧
國人由於習慣的問題一般都不太適應幹紅中的酸澀味道,我們經常會看到在餐桌上會有朋友在一瓶不錯的幹紅裡面加上很多的雪碧以調甜酒的口味。實際上西方人研究了幾百年的葡萄酒釀制科技,較難的就是將葡萄酒中的糖分全部選取出去,而國人卻輕易的將它們又添了回來,這不僅影響了葡萄酒的獨特風味,而且大大降低了葡萄酒的健康價值。如果有朋友實在是不習慣幹紅的酸澀味道,莫不如直接選擇一瓶口味香甜的甜型葡萄酒好了。
誤會三葡萄酒越陳越香
對於白酒來說這種做法無疑是沒有問題的,但葡萄酒由於其酒精含量較低(12%-15%),本身又是由葡萄的皮肉粉碎釀制而成的,酒液中有不少的果肉及活性成分留存,所以是比較容易氧化變質的。雖然像幹紅這類幹型葡萄酒的保質期標注為十年,但除了一些專門用於收藏的特殊年份的名酒外,像我們平時在商場超市裡面購買的普通葡萄酒建議較好要在1-2年內喝完,否則反而影響口味。
誤會四葡萄酒還是貴的好
葡萄酒作為一種“舶來品”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進口的葡萄酒一定會優於國產的葡萄酒,所以都會去選擇像法國的波爾多、羅納河谷;義大利的皮蒙、威尼托等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地的昂貴產品,殊不知很多不法奸商也正是盯緊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大發了昧心財。
我的一比特朋友就曾經做過葡萄酒的進口生意,他說國內好多數百幾千塊一瓶的進口名酒都是他們在國外買來的廉價葡萄酒,裝在大鐵罐裏用輪船從國外運進來,然後在國內加入一些酒精、香料什麼的再裝瓶貼標出售的,所以他就很少喝進口葡萄酒。其實,國內也有幾處優質的葡萄酒產區,像煙臺產區、昌黎產區出產的一些葡萄酒無論從品質還是從口味上都絲毫不亞於真正的進口名酒。而且由於很多酒莊規模不大、知名度不高,儘管酒品不錯但價錢的確不貴,有時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品口味上佳的好酒。
誤會五掛杯的才是好葡萄酒
“掛杯”又稱“酒腿”這種現象只能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較高,並非好酒的標準。比如那年的氣候比較炎熱,導致葡萄的糖分過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過高,自然也會出現濃厚掛杯的“酒腿”。總之,掛杯的酒不一定是好酒,但好酒一定掛杯。
誤會六把酒存在冰柜裏或展示架上
冰柜裏雖然溫度較低,但由於壓縮機的工作使冰柜會有輕微和持續的震動,這種震動會不停攪動酒液中的沉澱使其無法沉降,從而會嚴重的影響到葡萄酒的保存和品質;而展示架一般都是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這也有悖於葡萄酒避光、隔熱的儲藏原則,會加速葡萄酒的變質。
葡萄酒的真確存放方法應該是:
對於未開封的葡萄酒應該平置或倒置於避光、隔熱的地方。
對於開封後沒有喝完的葡萄酒應該將酒液倒入一個小一些的玻璃器皿中,並儘量排盡瓶中的空氣,而且較好在三天內喝完為佳。
澄清了這麼多關於葡萄酒的美麗的誤會,相信朋友們今後會本著一種科學的、健康的心態來品味美酒、品味人生的,較後說一句“葡萄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噢”。
謠言止於智者。其實葡萄酒是一款浪漫而優雅的健康飲品,我們應該帶著科學的、健康的心態來品嘗美酒、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想瞭解更多資訊,記得關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