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幾乎是天天幹的事情,有很多場合都需要喝酒。但是酒喝多了對身體是不好的,所以我們應該找到科學飲酒的黃金法則,儘量避免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飲酒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聊聊。
科學飲酒的黃金法則
法則一:按理想速度飲酒
理想速度,即不超過肝臟處理能力的飲酒速度。肝臟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時約10毫升,酒中所含的純酒精(乙醇)的量,可以經過酒瓶標籤上標示的度數計算出來。
舉個例子,酒精度數為16%的250毫升酒,用250毫升×0.16=40毫升,那麼酒精的量就是40毫升。如果一個人花4個小時喝完,那麼均勻每小時攝入的酒精量是10毫升,剛剛符合肝臟的處理速度。按照這一速度飲酒,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酒精對肝臟的負擔。
法則二:喝淨水,恢復體內水分平衡
酒精有改變肌體細胞內外水分平衡的作用。通常,體內水分的2/3都在細胞內,但是酒精新增後,細胞內的水分會移動到血管中,所以固然整個身體的水分不變,但因細胞內的水分减少了,也會覺得乾渴。
不論是哪種原因,充分攝入水分都是沒錯的。“醒酒水”自古以來就是緩解酒後不適的方法之一。在滿滿的一杯水中混入三小撮鹽並一口喝下去,會刺激胃使食品易吐出。
法則三:飲用運動型飲料和果汁也有效
過量飲酒的第二天早晨醒來,嗓子經常感覺很乾渴,此時體內殘留有酒精和有害物質乙醛,應想辦法儘早將其排出體外。
含無機鹽和糖分的飲料,除了有水分補給作用之外,還有體內酒精的作用。此外,用含有茶多酚和維他命C的茶,或者用檸檬和蜂蜜做成的蜜汁檸檬水,關於宿醉也很有效。
法則四:吃柿子,幫助分解酒精
柿子是富含果糖和維他命C的水果,古時即被用作防止醉酒和宿醉的有效食品。甜柿中所含的澀味成分,可以分解酒精;所含的鉀有利尿作用。
柿子葉也含有相當於柑橘數十倍的維他命C,其鮮嫩的幼芽可以炸著吃,或者乾燥後做柿葉茶喝。
法則五:多食貝類,强化肝臟的解毒作用
以蜆貝為例,它的營養成分中,蛋白質的含量可以與雞蛋相提並論,而且,由於含有均衡的必需氨基酸,不會對肝臟造成負擔,能够促使肝臟恢復功能。
貝類食品通常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2、牛磺酸和糖原;維他命B12和糖原關於促進肝臟的功能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胺基酸中的牛磺酸與膽汁酸結合後,可以活化肝臟的解毒作用。
法則六:喝蘆薈汁,降低血液乙醛濃度
蘆薈帶刺的綠色部分和其內部的膠質中含有多糖體、糖蛋白等物質,能降低酒精分解後產生的有害物質乙醛在血液中的濃度。囙此,在飲酒之前,如果喝些蘆薈汁,對防範酒後頭痛和噁心、酡顏等症狀很有效。
此外,蘆薈中的苦味成分蘆薈素有健胃作用,可宿醉引起的反胃和噁心等。
法則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減輕肝臟負擔
蛋白質和脂肪在胃內停留的最長,所以最適為下酒菜。
為倖免攝入過多高蛋白質食品導致發胖,最好選擇魚貝、瘦肉、雞肉、豆製品、蛋、起司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和起司等乳製品、雞蛋、豆腐、扇貝,以及用這些食品製成的湯,對肝臟功能有益,且不會對胃造成負擔。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說過:“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活血行氣,壯神、消悉、遣興。”,夏季來臨,飲一杯白酒,不僅能增笑語歡聲,添樂趣喜慶;在身心疲憊之際,小酌數杯,能使人疲勞頓消,心曠神怡,振奮精神。飲酒需講究,才可品味得出其中沉澱的歲月滋味。
希望大家以後都可以掌握健康飲酒的方法,喝酒可以,但我們要適量飲酒,而且要在不傷害自己身體的情况下喝酒。喝酒的時候我們可以搭配一些食物一起吃,這樣可以减少酒精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