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隨起病的緩急、病程早晚、返流量多寡及左心室功能狀況而异。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大多無自覺臨床症狀,僅體格檢查時聽到心臟雜音。
病程歷時較久、返流量較多的病例,由於左心室搏出量雖然增大但排送入體循環的血流量减少,可呈現乏力、易倦、活動耐量减低、勞累後氣急等症狀。但靜息時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等則很少見。
晚期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可呈現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症狀。但急性肺水腫、咯血或體循環栓塞較之二尖瓣狹窄病例遠為少見。心房顫動亦較二尖瓣狹窄亦少見。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胸部創傷和二尖瓣閉式分離式引致的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由於左心房不能適應急驟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左心房、肺靜脈壓力均升高並傳導到肺微血管、肺小動脈和肺動脈,於是右心排血阻力增大,肺循環血容量增多,肺充血,可導致肺水腫。
臨床上迅速呈現嚴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和右心衰竭症狀。體格檢查: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除心尖區聽到收縮期雜音之外,可無其它异常體征。中等度以上二尖瓣返流者,則心前區可捫到較强的彌散性搏動,心尖搏動移向左下方,心尖區可聽到粗糙、響亮、3級以上、時限較長的全收縮期雜音。
深吸氣時雜音響度减弱,呼氣時響度可稍增强,常傳導到腋中線。雜音傳導方向與病變部位有關係。關閉不全病變主要位於後瓣葉者,雜音常傳導到胸骨或主動脈瓣區;關閉不全病變主要位於前瓣葉者,則返流的血液沖向左心房後壁,收縮期雜音常傳導到脊柱或頭頂部。有的病例伴有收縮期震顫。有時心尖區尚可聽到因大量血流通過二尖瓣瓣口產生的短促的舒張期隆隆樣雜音。第1心音减弱或消失並常被雜音所掩蓋。
肺動脈瓣區第2心音響度正常或略亢進,並因主動脈瓣提前關閉呈現分裂。心尖區可能聽到第3心音。脈搏正常或呈水沖脈。病程進入晚期可呈現頸靜脈怒張、肝腫大、下肢水腫等右心衰竭症狀。兼有二尖瓣狹窄及關閉不全的病例則心尖區既可聽到時限較長的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又可聽到全收縮期雜音,第1心音較為響亮。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病程演變及預後與起病年齡及病因有關,左心室功能狀態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
風濕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一般病程發展較為緩慢,左心室代償功能良好的病例發現心臟雜音後,仍可多年不呈現明顯症狀,一旦出現臨床症狀,則提示左心室代償功能開始衰减,左心室逐漸擴大,病情即可迅速惡化。二尖瓣瓣葉脫垂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病程演變與風濕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相挖。
心肌梗塞、胸部創傷、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二尖瓣狹窄手術時產生的醫源性二尖瓣關閉不全,一般起病急驟,病情迅速惡化,可在短期內死於急性左心室衰竭和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