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40%~50%的腦卒中病人在卒中後有抑鬱的體驗,多發生在腦卒中後2個月~1年。由於抑鬱反應的發生非常隱蔽,不易被察覺,有些病人由於存在語言障礙,使抑鬱症狀不能被檢出,往往直到意外事件發生後才知道。其實如果我們對抑鬱狀態的表現早有所認識,多注意病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這種慘劇完全可以避免。
腦卒中是什麼?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組急性腦迴圈障礙所導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腦功能缺損綜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
當腦供血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或閉塞,使其動脈供血區的腦組織發生長時間缺血,腦組織得不到血液當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而造成死亡,稱腦梗死。當腦內血管動脈破裂,血液進入腦實質內,稱腦出血,當表面動脈血管破裂,血液進入腦周圍組織間隙中,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調查表明腦梗死,約占腦卒中的60~80%。腦卒中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首要殺手,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以及高復發率的特點,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醫療負擔和經濟損失。
如何護理腦卒中患者?
1、家庭的支持:首先家庭成員一定要給予病人更多的關心,給予生活上的照顧,鼓勵病人力所能及地參加社會活動。要關注病人病後的精神狀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社會的支持:良好的社會醫療保險可解除病人的後顧之憂,組織的領導和同事或朋友的關心,有利於減輕和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
3、心理治療:醫生積極治療原發病,幫助病人肢體功能康復本身對病人的抑鬱有很好治療作用。多與病人交流,及時瞭解病人的心理活動,幫助病人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藥物治療:現時應用較多的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如氟西汀等,一般要服用3~6個月或更長時間,如能正規治療絕大多數病人的抑鬱症狀可以完全消除,有利於肢體功能的恢復,使病人生活和社會交往能力儘快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