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時大多數臨床研究的結果都表明,運動訓練對心衰患者能帶來很多益處,但對於心衰患者這類運動高風險人群,仍需考慮運動訓練的安全性。
現時,大部分研究均未見明顯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其中HF-ACTION結果顯示,運動組患者不良事件,包括心衰加重、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埋藏式心臟複律除顫器放電、骨盆或髖關節骨折和死亡發生風險與對照組相比並未新增。
HF-ACTION對於心肺運動試驗的安全性也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運動試驗相關死亡率為0,非致命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0.045%。開始運動前心衰患者需進行最佳的藥物治療,而後篩查運動試驗和訓練的禁忌證,進行正規負荷試驗以鑒別高危人群,並製定個體化的運動處方,是保障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心衰患者日常保健八項注意
1、休息是減輕心臟負荷的一個重要措施。應根據病情,適當安排生活、勞動和休息,保障適當的腦力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安眠藥。心功能改善後,儘早下地活動,可以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
2、學會記錄每日液體的攝入和排出的總量,在急性期出量大於入量。液體出入量的基本平衡,有利於防止或控制心衰。
3、每日堅持量測體重。如1天~2天內體重快速新增,應考慮是否有水瀦留,可新增利尿劑的用量。
4、心衰患者雙下肢或骶尾部多有水腫,囙此要注意皮膚的護理,避免長時間壓迫一個位置。應用熱水袋時,水溫不超過50℃,並且要觀察皮膚變化,避免皮膚燙傷。
5、長時間使用利尿劑時,應根據情况在醫生指導下,謹慎補鉀、補氯藥物,保持鉀、鈉、氯等電解質的平衡。如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乏力等,應到醫院檢查電解質。
6、服用藥物要嚴格遵守醫囑,不能自行加量或减量。如有食欲減退、噁心、嘔吐、黃視或綠視、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到醫院複診。
心衰患者重視日常飲食宜忌
合理的飲食營養對於減輕症狀、縮短病期、促進康復有很好的作用。患者的日常飲食忌宜如下——
1、低熱量飲食包括足够的維他命、中等量的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
2、少量多餐,三餐加兩次點心避免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壓迫心臟。夜間有陣發性呼吸困難者,宜將晚餐時間提前,晚飯後不再進食物或水分。
3、食物要容易消化以流質和半流質為好,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湯、牛奶、酸嬭、細麵條、餅乾、麵包片等。避免攝食堅硬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脹氣的食物,如紅薯、洋芋、南瓜等。
4、每天鹽的攝入應控制在3克以內若水腫明顯、尿量减少、氣短、心慌、不能平臥時,應嚴格無鹽飲食,鹹菜、醬菜、鹹肉、醬油及一切醃制品均應禁食。另外,水量也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