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響度不同,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興奮、鎮靜、止痛和降壓等作用。囙此,作為治療性的樂曲,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擇。音樂治療機理之一就是音樂可以改變人類的情緒和行為。音樂所引起的情緒隨樂調、節奏、旋律、節奏、佈局、諧聲及音色等因素而异。每個樂調都可表現一種特殊情緒,不同曲調、節奏、旋律、諧聲引起的生理效應是不同的。
聽音樂可以緩解心律失常?
音樂治療的配方選曲極為重要。音樂處方亦應根據不同疾病及患者的民族、地區、教育程度、愛好情趣、欣賞水准、性格因素等來確定,且不宜長時間單用一曲,以免久聽生厭。而應選擇情調、節奏、旋律等方面和諧、協調的多支樂曲。心律失常患者大致可分為快速型心律失常及緩慢型心律失常。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應選用情調悠揚、節奏徐緩、旋律清逸高雅、風格娟秀的古典樂曲及羣衆喜聞樂見的輕音樂為好。對於緩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則應選用情調歡悅、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或歌曲。
心律失常該如何自我保護
心律失常一旦確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學會自我保護,如避免誘發因素、保持情緒穩定、自我檢測、控制併發症、摸索有效急救方法等,縮短康復時間。
1、避免誘發因素
避免誘發因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一旦確診為心律失常應根據以往發病情况避免吸烟、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等。
2、保持情緒穩定
精神緊張易誘發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先兆症狀,若能時常自我監測病情並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及時發現採取措施,可减少復發。
4、控制合併症
心律失常患者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風濕等合併症時應積極治療,控制危險因素誘發患病。
5、摸索有效急救方法
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摸索有效急救方法,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進行深呼吸可刺激迷走神經,减慢心率;心房纖顫患者出現先兆症狀應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