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可能有很多人對於妊娠高血壓不怎麼瞭解,更不知道在出現此病的時候該怎麼辦?其實,妊娠高血壓雖然可怕,但是只要方法選對,是可以把它擊退的。
什麼是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是指孕婦在懷孕20周後首次出現蛋白尿的單純性高血壓,它一般分為妊娠期高血壓以及子癇前期兩種,孕婦在出現妊娠高血壓的時候會出現高血壓、頭暈、耳鳴、水腫以及蛋白尿等症狀,嚴重的患者會導致腦出血以及肝臟損害等,會直接營業安胎兒的發育和孕婦的生命危險。
孕婦出現高血壓怎麼辦?
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由於在懷孕期間是不可以隨便用藥的,所以在發現高血壓後孕婦要及時就醫,配合醫生。另外孕婦治療高血壓還不能單靠降壓藥物,藥物吃太多對胎兒沒有好處,所以在使用藥物的治療還要配合其他護理。尤其是飲食,由於在孕期孕婦會為了讓胎兒吸取過多的營養而攝入很多高營養的食物,而這些是容易導致血壓上升的。囙此,控制飲食是首要,減輕鹽的攝入。
二、確定發病原因。在發現高血壓的出現後要清楚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高血壓,只要先確定病因,才能從源頭控制,只要控制好源頭,血壓才能保持正常。不過要注意,如果是在孕婦懷孕前期就出現高血壓,並且使用方法治療後血壓不能控制,就要考慮終止妊娠。
三、新增產檢的次數。在正常情况下產前的的檢查是從懷孕後3個月開始,一直到生產。而如果孕婦有發現自己出現高血壓,就要新增產檢次數,而且每次檢查的時候都要把血壓監測這一項附加,必要的時候還要檢查血糖、血脂以及心腦。因為這都是高血壓會帶來的併發症,為了防止萬一,要做好這些檢查。
溫馨提示,孕期出現高血壓是很嚴重的,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到了生產的時候嚴重會讓孕婦和胎兒都死亡的。囙此,不要小瞧了妊娠高血壓,在發現的時候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而對於沒有出現此病的孕婦,在平時要多了解下預防措施,加强對妊娠高血壓的預防,才能够降低高血壓的發生,才能避免讓自己和胎兒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