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是一種很常見的血管類型的疾病,一些教師、醫生等要求長期久站職業的職工在退休以後經常會發生下肢的靜脈曲張,因為長期久站會導致下肢靜脈血管回流障礙,進而導致靜脈回心血液淤積從而引發一系列疾病。此外還有很多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而忽視了自己可能患有這類疾病。那麼靜脈曲張是什麼?民間靜脈曲張放血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們邀請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陸華為我們做專業解讀。
靜脈曲張是怎麼回事?
靜脈曲張又稱靜脈倒流病,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主要表現為小腿或大腿上出現青筋暴跳或青筋怒張,通常見於長期久站的人群。靜脈曲張又稱靜脈倒流病,主要是由於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無法順利回流,反而引起長期靜脈血淤積,出現靜脈擴張。
靜脈曲張放血的方法有沒有效果?
靜脈曲張放血的方法並沒有效果。靜脈曲張放血的方法在民間較為常見,以前的人們認為只要把靜脈的淤血放出來就能痊癒,這是有害無益的。因為靜脈曲張中的血不是單純的淤血,而是由於回心受阻而淤積在靜脈中的血,所以放血療法對身體沒有好處,還會新增感染的幾率,導致貧血等一系列問題。
靜脈曲張臨床上常常表現為四肢,尤其是下肢出現青筋的暴跳或怒張,肉眼可見明顯的靜脈血管,囙此一旦發現自己可能患有靜脈曲張,最好能够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應採取保守治療策略,不能相信民間的土方法,這種方法非但對身體並無益處,還可能造成一系列其他的問題,如導致感染、貧血等症狀,反而會加重病情。如果靜脈曲張比較嚴重,則需要通過外科手術,通過手術使血管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