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為馬戴所作,詩人當時為了求取官職來到灞上

馬戴,字虞臣,唐定州曲陽或華州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說是在晚唐諸人之上。他與姚合友善,落第時姚合有贈詩,他也以詩答之,首兩句雲:“路歧人不見,尚得記心中。”寫失意時的相知也頗覺真切。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馬戴的《灞上秋居》,一起來看看吧!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或華州(今屬陝西)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說是在晚唐諸人之上。他與姚合友善,落第時姚合有贈詩,他也以詩答之,首兩句雲:“路歧人不見,尚得記心中。”寫失意時的相知也頗覺真切。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馬戴的《灞上秋居》,一起來看看吧!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賞析】

此詩純寫閉門寥落之感。整首詩篇好似一幅形象鮮明、藝術精湛的畫卷。讀者把它慢慢地打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灞原上空蕭森的秋氣:撩人愁思的秋風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來,在暮靄沉沉的天際,接連不斷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飛過。連番的風雨,雁兒們已經耽誤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風停雨歇,得趕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個宿處。這裡用一個“頻”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聯想起雁兒們急於投宿的惶急之狀。古人每見雁回,易惹鄉思。讀者繼續打開畫卷,景象則由寥廓的天際漸漸地轉到地面,轉到詩中的主人。只見風雨中片片黃葉從樹上飄落下來,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個旅客正獨對孤燈,默默地出神。“落葉他鄉樹”這句,很值得玩味。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在他鄉看到落葉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觸。自己羈留异地,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東海(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滲透在這句詩的字裡行間。“寒燈獨夜人”,一個“寒”字,一個“獨”字,寫盡客中淒涼孤獨的况味。不難想像:一燈如豆,伴著一個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氣包圍中,燈光更顯得黯淡無力,而詩人孤獨淒苦的心情也隨之更進了一層。“寒”與“獨”起著相互映襯的作用:由寒燈而顯出夜長難捱,因孤獨而更感到寒氣逼人。


五、六兩句讓畫卷再向下推移,它不僅顯示了更大的空間,更細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現了詩人的心境。這時夜闌人靜,連秋蟲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葉上的響聲,一滴接著一滴,雖很微弱,卻很清晰。這句“空園白露滴”用的是以“動”烘托“靜”的手法,比寫無聲的靜更能表現環境的寂靜,露滴的聲音不但沒有劃破長夜的寂靜,反而更使人感到靜得可怕。連露滴的聲音都可聽到,就沒有什麼比這更寂靜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鄰”同樣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說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單無依,卻偏說出還有一個鄰居,而這個鄰居竟是一個絕跡塵世、猶如閑雲野鶴的僧人。與這樣的野僧為鄰,詩人的處境的孤獨就顯得更加突出了。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進一步寫出了詩人的心境:秋夜孤房連露滴的聲音都可聽到,正說明他思潮起伏,長夜無眠;而所與為鄰的只有一個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經被拋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結束這種生涯。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詩的最後兩句也就與前面的描寫自然銜接起來,不顯得突兀。

最後兩句直接說出詩人的感慨:“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詩人為了求取官職來到長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長安東)已寄居多時,一直沒有找到進身之階,因而這裡率直道出了懷才不遇的苦境和進身希望的渺茫。

這首詩寫景,都是眼前所見,不假浮詞雕飾;寫情,重在真情實感,不作無病呻吟。囙此,儘管題材並不新鮮,卻仍有相當强的藝術感染力。

本文標題: 《灞上秋居》為馬戴所作,詩人當時為了求取官職來到灞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6667398732673
相关資料
《行經華陰》為崔顥所作,詩人融神靈古迹與山河勝景於一爐
崔顥(hào),汴州人,原籍博陵安平。《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輯本《崔顥集》二卷,《唐人集》本。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崔顥的《行經華陰》,一起來看看吧!從全篇來看,詩人融神靈古迹與山河勝景於一爐,詩境雄渾壯闊而富有意蘊。
標籤: 崔顥 行經華陰 華陰 仙人掌 文化 讀書
《尋陸鴻漸不遇》為皎然所作,詩人當時訪問陸羽而不遇
皎然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一起來看看吧!
標籤: 尋陸鴻漸不遇 陸羽 茶聖陸羽 文化 讀書 詩歌
《春怨》為劉方平所作,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
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蕭穎士賞識。其詩多咏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於寓情于景,意蘊無窮。、《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標籤: 劉方平 方平 春怨
《望薊門》為祖咏所作,全詩體現了盛唐詩人的昂揚情調
祖咏,唐代詩人,洛陽人,開元十二年進士。詩多狀景咏物,宣揚隱逸生活。代表作有《終南望餘雪》、《望薊門》、《七夕》、《汝墳秋同仙州王長史翰聞百舌鳥》、《陸渾水亭》、《家園夜坐寄郭微》、《送丘為下第》、《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終南望餘雪》和《望
標籤: 望薊門 祖咏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