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採收後,會經歷後熟期、休眠期、萌芽期,這些期間需要有氧呼吸,所以有很多儲藏注意事項,那麼具體怎麼進行儲藏?下麵一起來瞭解學習馬鈴薯種薯儲藏科技。
1、採收種薯
收穫種薯的最佳時期是地上莖葉轉黃、地下塊莖休眠的時候。收穫前2-3周停止澆水,提高耐曠藏性;收穫前7-10天要割除地上莖(可使用馬鈴薯殺秧機);在霜前的晴天,*地乾爽時採收。將馬鈴薯翻出*後,應在田間晾曬4-5 h,但不可暴曬。入庫入窖前要去掉表面泥*,剔除病、爛、傷薯,留下完整、健康、表面乾燥的馬鈴薯塊莖,放入透氣網袋中。
2、貯藏場所消毒
將窖(庫)的內壁和地面清掃乾淨,封閉通風孔和門口,用高錳酸鉀和甲醛溶液進行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7~10克、甲醛溶液15~20毫升,24小時後打開使空氣進入即可。也可用1%~3%來蘇爾溶液噴灑貯藏場所。還可以用生石灰對貯藏場所進行消毒。
3、藥劑拌種
種薯藥劑拌種要結合後期曬種進行,用廣譜性防治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的藥劑,按正常劑量均勻噴灑在種薯表面,要求灑均勻,並晾乾。常用的藥劑有多菌靈·代森錳鋅加硫酸鏈黴素、百菌清加硫酸鏈黴素、惡霜靈加硫酸鏈黴素。
4、儲藏溫度
馬鈴薯種薯儲藏最佳溫度在1-3℃,這樣可以延長馬鈴薯的休眠期,關閉皮孔,遏制病害發展,减弱呼吸作用,减少質量損失,防止塊莖發芽。如溫度低於零下5℃,馬鈴薯塊莖會快速凍結;如溫度長期低於0℃,種薯難以發芽生長。
5、儲藏濕度
馬鈴薯種薯是可生長的,自身含水量為80%,種薯的曠藏濕度為80%-90%,最適宜濕度為85%-90%。如濕度過高,種薯容易發芽過早,形成根須,塊莖結小水滴,感染微生物而發病腐爛;濕度過低,種薯塊莖會失水皺縮萎蔫,損失質量,加速衰敗。
6、注意通風
馬鈴薯種薯曠藏中,通風能够控制庫窖內的空氣濕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囙此必須經常通風換氣,馬鈴薯種薯入庫入窖的前30天通風尤為重要。
7、注意病蟲害
在種薯入窖前應確認所保存的種薯不帶活蟲,特別是金針蟲等。在出窖前,如果種薯已萌芽,還要防止蚜蟲的為害。
以上就是關於馬鈴薯種薯儲藏科技的介紹了,掌握馬鈴薯種薯儲藏條件、步驟和科技,做好馬鈴薯種薯儲藏工作,從而種植出優秀的種薯和商品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