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一種產量不高但市場價格較好的農作物,也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的農作物類型之一。大豆本身屬於生長力較為旺盛的農作物,但是近年來,大豆的產量普遍較低,大豆開花期也見大量開花,但是到大豆成熟的時候,就出現有莢無籽,秕籽空殼的現象,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大豆有莢無實。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大豆有莢無實的情况呢?該如何預防?
一、大豆有莢無實的原因
1、選用品種不當
一般來說選用比較晚熟的品種,在大豆鼓粒期的溫度已較低,嚴重影響鼓粒速度,囙此誘發莢而不實。
2、*壤營養元素比例失調
硼是促進大豆莢形成生長的重要微量元素,缺硼可誘發大豆莢而不實;另外,氮肥過量,田間蔭蔽,植株高、節間長,營養生長過旺,花莢稀少,形成空莢、半癟莢,且成熟期延后。在多雨、日照不足的年份尤為嚴重。
3、田間管理不善
重茬種植、*壤板結、氮肥過量、草荒苗弱、密度過大,均會影響大豆植株的通風透光,從而减弱光合作用,導致莢而不實。
4、不良氣候條件
如大豆生長期雨水較多,或長期乾旱、水分嚴重不足、高溫或低溫都會使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新增,製造物質少,消耗物質多,造成大豆莢而不實。
5、病蟲危害
夏秋季大豆發生病毒病使葉片皺縮、幼莢也畸形不實,大豆食心蟲危害造成蟲眼空秕莢無籽。
二、大豆有莢無實的預防措施
1、選用適宜品種
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種植習慣,選擇適合當地種植,抗旱耐澇、抗倒抗病、優質中早熟低品種進行種植。
2、合理安排茬口,避免重茬種植
合理的種植結構,可以有效地减少*傳病蟲害的發生,避免*壤養分的單一消耗,保持平衡和*壤資源可持續利用。在此原則下,合理安排茬口,採取輪作制度,盡可能不要重茬種植,减少莢而不實現象發生。
3、適時播種
夏大豆要適期播種,播種太早會提早開花,還會造成老苗和瘋長苗。夏大豆的適宜播期一般在6月5-15日,如果是晚熟品種應在6月20日以後播種。
4、科學施肥,保持營養均衡
遵循“適施氮肥,增施有機肥,配施磷鉀肥和微肥”的原則,科學施肥,保持營養均衡。如果肥水充足引起植株旺長,應在初花期葉面噴施控旺劑,可以降低株高,防止花莢脫落,减少空秕率。
另外,可以在花期和鼓粒期巧噴葉麵肥,能起到促進開花結莢,促進籽粒飽滿的作用。可用0.5-1千克尿素或磷酸二氫鉀0.2-0.3千克+硼砂100克,然後兌水60千克作葉面噴施,增產效果明顯。
5、合理灌溉,及時防旱排澇
大豆播種前,如遇幹早墒情差時,應及時地澆水,可保證出苗率,在生長期如遇幹早、*壤墒情不足的,應及時澆水防旱,以滿足大豆對水分的需求,可减少秕芙。如果遇長期陰雨天氣,要及時排水防澇。
6、綜合防治病蟲害
對於大豆的病蟲害,應及早採取綜合防治的方法。儘量以農業、物理防治等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在苗期至花期,混噴殺蟲劑和殺菌劑,防治蚜蟲和其他病蟲害。
以上就是大豆有莢無實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大豆有莢無實是大豆生長期常出現的一種現象,農戶們如果不加以重視,會對大豆的生長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會降低大豆的品質和產量。種植大豆的農戶們可以掌握好以上預防措施,避免因大豆有莢無實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推薦閱讀:大豆葉麵肥的噴施技巧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