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第一天,美團公佈了一個重磅消息:針對部分商家實行外賣傭金優惠。
美團一共發佈了六項措施,面向受疫情衝擊、經營陷入困境的中小外賣商家,幫助他們降本增收。
這看起來像是對前段時間相關政策的回應。2月下旬,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其中提到引導外賣平臺進一步下調費率,加大對疫情中高風險區商家的服務費優惠。
一直以來,外賣平臺的傭金率都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費率到底高不高、平臺收多少合理、商家怎麼降低成本,不同利益方有不同的看法,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標準。
爭議背後,是外賣平臺和商家各自面臨的現實處境:一方面,平臺自己要生存,要覆蓋龐大的運營開支,要盈利;另一方面,很多商家經營困難,希望平臺能降低抽成。疫情的衝擊,加劇和放大了這個衝突。
2022年以來,疫情時有反彈,一些中小餐飲商家陷入困境,面臨生存難題。根據美團提供的數據,2022年2月,外賣交易額低於5000元的商戶擴大到54萬家。
相比大商家,中小商家的經營水准、抗風險能力,都要更弱一些,他們所能尋求的幫助和扶持,也要更少一些。但他們對經濟發展、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低。
現在,美團為這部分商戶送上傭金優惠,算是幫助他們的第一步。外賣平臺和商家們,能够共渡難關嗎?
是救命稻草,還是煙霧彈?
美團這次發佈的幫扶舉措一共有六項,其中跟傭金相關的有三項,如下:
疫情地區困難商戶,傭金减半且每單1元封頂;
經營困難中小商戶,傭金5%封頂;
2022年實現費率透明化全國覆蓋。
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政策不是面向所有商家,而是疫情地區的商家,或者中小商家,而且是經營困難的,比如“日均用戶實付交易額下降超過30%”。換言之,這次幫扶是優先考慮最有需要的人,是“精准扶貧”,不是“大水漫灌”。
事實上,現時餐飲商戶也是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極光調研顯示,餐飲外賣行業整體連鎖化、規模化程度較低,近七成餐飲商戶為個體戶,超六成商戶員工數量不足5名,超七成的商戶外賣訂單客單價在10元至29元的價格區間中。
在一名行業人士看來,相比全面無差別的普降,有針對性給予傭金優惠的可操作性會更强一些。畢竟,外賣生態涉及商家、騎手、消費者、平臺多方,需要綜合考量以平衡整個生態的發展。
那麼,這次傭金優惠對商家的影響有多大?
這裡先解釋一下第三項裏的“費率透明化”。去年5月,美團外賣啟動費率透明化改革,將平臺服務費細分為科技服務費(過去所稱的“傭金”)和履約服務費兩部分。履約服務費只有商家在選擇美團配送時才會發生,主要是支付給騎手的配送費。科技服務費,才是平臺實際收取的“傭金”。
韶關一比特經營郵侄嗍康納碳頁疲┑ブЦ兜姆延彌校鍤值呐淥頭延謎劑舜笸罰教ㄊ杖〉拿康ネ簿褪羌該
極光調研顯示,平臺實行費率改革後,在已更換新費率的餐飲外賣商戶中,90.3%的商戶表示向平臺交納的傭金低於8%,其中66.3%的商戶傭金交納比例在6%-8%區間中。相比之下,國外的外賣平臺,比如美國的GrubHub、Uber Eats,英國的Deliveroo,傭金率平均都超過30%。
根據美團的幫扶政策,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以及所屬區縣的困難中小商戶,傭金直接减半,且减半後每單1元封頂。這個優惠力度是比較大的。
另外對於日常經營困難的中小商戶,美團傭金最多收取5%,這要比整體水準低1到3個點。優惠時間從2022年3月起持續至2022年12月底,根據美團方面的說法,預計超過100萬商戶受益。
不過,這些優惠政策針對的是已經完成費率透明化的商戶,因為只有費率透明化之後,美團才能對商家的經營狀況和困難程度進行評估。美團透露,現時費率透明化已覆蓋全國70%商戶,2022年力爭實現全國覆蓋。當然,針對現時費率透明化仍在推進過程中的困難中小商戶,美團也會根據其經營情況和困難程度,給予針對性的補貼優惠。
這其實也是互聯網平臺的優勢之一,平臺能够通過資料分析,精准地知道哪些商家需要幫扶,以及需要幫到什麼程度。有觀點認為,這種管道既能起到真正幫扶的效果,也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傭金優惠,就一勞永逸了嗎?
傭金優惠能解一時之憂,但很多商家依然苦惱。線下開店,還要考慮其他成本。
“比起外賣傭金高低,其實我更關注的是原材料漲價和房租漲價。”東莞一家咖啡館的老闆表示。因為最近生意好了,房東透口風說要每年漲租10%。
另外,由於最近水果漲價,店裡招牌的草莓牛乳茶、多肉葡萄檸檬茶的成本一直在昇,“我們肯定不會降低品質,但也不想漲價傷害用戶體驗,怎麼解决這個問題,還沒想好。”
這並非個例。一些中小商家現時經營困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線下的成本並不低。
據中國飯店協會的調研報告,77.5%的餐飲商戶表示在門店租金上存在一定的經營壓力。調研中有餐飲商戶坦承,在疫情反復和不穩定的情况下,若無法與業主達成减租協定,租金壓力會一直存在。
在這個場景裏,商家考慮的不只是成本,還有如何新增訂單、增加收入。換言之,商家不僅得“節流”,還得要“開源”。這對線上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來源/pexels
而這正是很多中小商家的痛點。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外賣平臺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生態,早年的無差异補貼,隨便開個店都能賺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有資料顯示,有一半的外賣商家平均存活率只有18個月。平臺的流量是有限的,廣告位也是有限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玩不轉流量的商家生存艱難。
這次美團公佈的舉措裏,也有針對這個難題的。其中最實用的一項,是為困難中小商戶免費提供10萬個“外賣管家服務”名額。
“外賣管家服務”由美團在去年推出,由專人上門教商家如何做線上運營,包括線上門店設計、經營狀況分析、外賣餐品開發、行銷活動策劃等方方面面。
運營是個細活,比如設定一些規則,用戶收藏店鋪就送一些零食甜品,讓用戶隨時想起自己的店面;把一些原本是兩份的量拆分開,降低用戶的購買門檻,也為用戶提供了嘗鮮的機會;還可以把一些套餐重新折開再組合,這樣一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重新組合起來的套餐比單點更划算,而商家能有更多單量。
只有單量上來了,增收才有可能,商家的“自我造血”能力才能跟上。
根據美團披露的數據,2021年使用過“外賣管家服務”的商戶,交易額月均提升79%,存活率比沒有使用過管家服務的商戶高出39%。
按照美團的計畫,今年將擴大外賣管家服務範圍,持續投入專項補貼。另外,美團還打算面向全國經營困難的中小商戶贈送3萬臺出餐寶,幫商戶帶來更多訂單,提升經營效率。
平臺和商家,如何共生共贏?
平臺和商家,本質上是相互依賴、共生共贏的關係。
商家是外賣平臺得以成立的前提,外賣平臺幫助商戶獲得更多增量收入,同時分攤線下經營成本。
商家一開始只有線下的堂食,為此需要承擔房租、人力、原材料等成本,這些成本都是固定發生的。商家在此基礎上新增外賣業務,做一單賺一單的錢。平臺則從商家的訂單中獲得一部分傭金,傭金和訂單緊密相關,沒有訂單就沒有傭金。
二者都很重要,離開了任何一方,外賣這個模式都難以持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近日在《經濟日報》發表文章指出,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和互聯網平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外賣平臺是我國平臺經濟的典型代表,也是連接億萬消費者、千萬商戶、百萬外賣小哥的複雜商業系統。
他同時表示,外賣平臺屬於典型的多邊市場,意味著平臺運營企業要在商戶、消費者和外賣騎手之間取得平衡。任何一方的利益長期受損,平臺整體可能就會坍塌,這是各方都不希望看到的。
疫情之下,一些中小商家受到衝擊,陷入困境,對外賣平臺的依賴度新增。對於平臺和商家而言,在困難時刻最理性的做法,是一起把蛋糕做大,共同渡過難關。
在這個過程中,平臺能做的事情更多,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多。以外賣為例,跟平臺相比,商戶的規模、實力、抗風險能力都不在一個量級,尤其是一些中小商戶,在疫情衝擊下可能需要額外的關照和扶持才能活下來。
國家出臺相關紓困政策,是希望平臺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幫助餐飲行業脫困。
而在扶持的具體管道上,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來看,直接調整傭金是最直接、效果最明顯的,長期來看,幫助商家提升線上運營能力,節流和開源綜合發力,同樣是科學有效的管道。
具體到當下,對於平臺而言,幫助商家走出經營困境,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後續,還期待平臺能有更多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