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要養門客?只是為了讓他們出主意嗎?

眾所周知門客基本不用負責勞作,且每天都有專人負責他們的飲食。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養門客?這裡提一句,這四比特公子,每個人供養的門客都不下千人,尤其是以信陵君與平原君,他們手下的門客更是達到了恐怖兩千人以上。最後,古人之所以供養大批門客,是因為門客能幫助他們解决很多困難,而且還能幫助他們新增地位和身份。

眾所周知門客基本不用負責勞作,且每天都有專人負責他們的飲食。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養門客?只是為了讓他們出主意嗎?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其一,門客的作用

古人供養門客自然不是無償的,囙此門客必須得是身懷絕技且能為主家做些什麼。據瞭解,一般情况下門客所能勝任的職能基本包括

刺殺與暗殺:這裡要注意,這二殺看似一樣但執行起來卻完全不一樣。刺殺一般是正面出擊,而且有很大概率與目標一換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死士。而暗殺基本都是偷偷摸摸的,雖然效率慢但基本上能保證成功率,而且風險也沒有刺殺那麼大。

說客:所謂說客就是通過語言來達成目的,比如主家奉命出使他國,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而此時門客就應該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口才去幫助主家達成這個目的。說客的風險並不是很大,但非常考驗膽量和文才,因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引經據典如數家珍是一個說客的基本素養。


文客:顧名思義,文客就是替主家起草文書或宣講文學的老師。相比前兩個職能,文客更像是主家的參謀。一般來說,文客的能力越强,主家的勢力也就越大。

以上三者是稍微高階的門客職能,而除了他們之外,主家也會供養一些不是那麼高階的門客。這些人具體表現為,教育程度不高,空有一腔熱血但無處施展也無處發揮,而且自身的技能也不是特別高端,比如敲鑼打鼓,偷雞摸狗等。

其二,身份的象徵

春秋戰國時期恰逢禮崩樂壞,原本橫隔在中原大地上的數百個諸侯國,在連年征戰後最終只剩下了七個,也就是戰國七雄。因為這七個國家都是打破了禮制的束縛才變得如此强大,囙此國內都非常的不尊重古禮。然而古禮畢竟是當年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囙此很長一段時間裏各國的人才培養都非常緩慢。

但時勢造英雄,很快這些國家的上層就發現,沒有了禮制的束縛反而開啟了百花齊放的年代,這些文生學子因為不能通過古禮來直接賣與帝王家,就只能先“賣身”於普通的貴族,然後在伺機而動,最終達成自己的其他抱負。

而這些貴族自然也知道這件事兒,囙此當時就刮起了一陣搶奪文生學子的熱潮。在這股熱潮中,大家都以賣與自己的文生學子數量來攀比,而當時最為出名的貴族,莫過於戰國四公子,即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

這裡提一句,這四比特公子,每個人供養的門客都不下千人,尤其是以信陵君與平原君,他們手下的門客更是達到了恐怖兩千人以上。

其三,私人武裝

如果說前面這些都是暗地裡的好處,那麼這個就是明面上的好處。作為門客,他們的生命以及一舉一動都被主家所掌控,哪怕主家是讓他們去執行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他們也必須得去。囙此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些門客其實就是主家的私人武裝,私人軍隊。

那麼歷史上有沒有人真的將門客當成軍隊或武裝使用呢?也有,就是趙國的平原君。傳聞平原君在邯鄲之戰中為了保護母國,不惜散盡家財,將全部門客及被錢財所打動的死士共計3000人召集起來,並帶領他們與秦軍作戰,最終成功打敗秦軍並保衛了邯鄲。

最後,古人之所以供養大批門客,是因為門客能幫助他們解决很多困難,而且還能幫助他們新增地位和身份。更為重要的是,門客其實與軍隊並無差距,在危機時刻,同樣可以用於保家衛國抗擊外敵!

資料標籤: 平原君
本文標題: 古人為什麼要養門客?只是為了讓他們出主意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6236246652054
相关資料
古代門客具體是幹嘛的?古代門客職業介紹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古代的門客具體是幹嘛的?其實門客這是從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盛行的一種職業。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那時候的門客又被叫做食客。凡是投奔到他們門下的,他們都收留下來並供養著他們,這些被供養的人就稱之為“門客”
標籤: 歷史 秦國
在中國古代怎麼才能當官?盤點古代當官途徑
所謂“察舉”,即地方政府的長官用定期考察、遴選甄拔的管道向朝廷薦舉官吏。但是由於察舉大權統統掌握在地方官史手中,而且這種舉薦又沒有統一標準,這就給他們開了徇私舞弊之門,往往被舉薦的人才多不合格。
標籤: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漢朝 唐朝
古代散官是什麼官職?詳解古代散官
隋朝,包括之後的唐朝,官位主要分四類:職事官、散官,勳官和爵位。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散官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職事官最好理解,就是實際職務,你是市長就是市長,管一個市的政務,實實在在的國家幹部。散官就是虛職,看著是官,其實不是官,只是用
標籤: 唐朝爵位 中國古代史 唐朝 歷史
梨在古代的歷史有多悠久,竟能得到“百果之宗”的美稱?
唐代著名詩人劉方平曾作詩《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梨作為現代水果市場上最為常見的水果之一,可以說全身都是寶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梨在古代的歷史有多悠久,竟能得到“百果之宗”的美稱?
標籤: 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