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一、如何面對挫折和逆境
二、李開複如何面對挫折
如何面對挫折和逆境
挫折對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當今劇烈變動的社會中,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總是會發生的。另外由於中年人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是從擔負的工作擔子來看,還是從擔負的家務來看都是很沉重的。囙此,力圖完全避免挫折是不現實的,中年人應該用理智的方法,正確對待挫折。
(1)增强生活勇氣。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唐僧西天取經,經歷了七十二難,方取得真經。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被老師辱駡為“枯木不可雕也”,這反而激起他努力進取的信心,發奮攻讀,數十年不停寫作,終於成為古今眾口讚譽的“詩仙”。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幹一番事業,必須要有較强的挫折容忍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如果碰到困難、挫折就裹足不前,那麼就什麼事業也幹不成。只有那些不畏在艱險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2)轉化目標。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受到挫折時,通過認真反思發現原來的目標確實難以達到,那麼就不要固執,實事求是地權衡主客觀條件,適當降低要求,轉變目標。當然,這種轉化不是建立在狂熱或毫無根據的基礎上,而是在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客觀條件允許改變的情况下,進行目標轉化的。因為只有這樣,轉化目標才有可能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情景。奧地利著名化學家弗裏茨·普瑞格自幼便立志當一名體育明星,並刻苦地進行了訓練。青年時期,他先後兩次參加奧地利全國運動會,但是連連敗北,榜上無名。他沒有灰心喪氣,分析了各種利弊條件,認為自己搞體育不行,但自己思維敏捷,邏輯能力很强,於是他决定專攻化學。從此他發奮不止,終於有所發明創造,並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有的中年人認為,半路出家,前功盡棄,難以成才。這種思想實際上是片面的。中年人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做什麼工作都是有用的,這正是中年人的優勢所在。如果一個人能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社會需要,調整自己的奮鬥目標,是完全能取得新的成就的。
(3)寬容大度。一個人應該有博大的胸懷,不要一遇到挫折,便愁緒滿腹,怨天怨地。對於挫折,比如對待來自他人的誹謗和攻擊,一定要寬容大度。有涵養有度量的人對來自別人的攻擊採取容忍態度,並不表明他的軟弱,而是說明他有比反擊更好的辦法來應付攻擊。所以在挫折面前,根本用不著費盡心機去應付,只需採取寬容和忍耐的方法就會收到奇妙的作用。
總之,戰勝挫折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總的原則是:面對現實,正視挫折,科學分析,因勢利導,總結教訓,以利再戰。如此遇到挫折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成了好事。
李開複如何面對挫折
對於想成就自我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你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只有那些能够笑對挫折,面對困難的時候有樂觀精神的人,才能够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並取得更大的成就。這不是空談,而是很多人用自己的經歷總結出的經驗。這些經驗是我們的財富。有了這財富,成功也就不遠了。
李開複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在蘋果、微軟、Google公司都工作過。
而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受到了別人沒有得到過的重視。要問幾家公司對他重視到什麼程度,有一件事很能說明問題。
2005年7月,李開複向微軟上交了辭呈,半個月後,就到Google公司上任了,中間的時間相當短。李開複剛上任沒幾天,微軟公司就將Google告上了法庭,說他們非法挖走微軟的高級人才李開複。微軟的這一行為引發了大最的關注。雖然此後出來說話的是李開複的原東家和新東家,並沒有直接牽扯到李開複本人,但給他帶來的影響也是可想而知的。一時間,李開複陷入了困境。
當時,很多媒體因為被誤導,以為事件的起因是李開複的離職違背合約,就發表了一些不合事實的言論。這些言論越傳越廣,後來甚至產生了許多子虛鳥有的控訴和惡意杜撰的故事。面對這些污蔑,李開複沒有任何還手的機會,他的律師朋友提醒他:“對於媒體的報導。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如果有所回應,容易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給對方提供更多資料。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打一場漂亮的官司,用法官的决定來堵住這些人的嘴。讓公眾瞭解真相。”
那段時間,李開複很鬱悶。可是他並沒有消沉,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李開複採取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待在家裡,不再訂閱報紙,不再上新聞網站,不再被流言蜚語所惑。然而,他也沒有閑著,那段時間李開複幾乎每天都要花十幾個小時苦讀法律,在對方提出的近30萬份檔案中用最新的搜索工具尋找資料,和律師一同起草答辯狀。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練。
9月,正式開庭,李開複一方獲得了最終勝利,法官允許他在Google工作。
得到這個消息後,李開複和Google方面非常興奮,舉行了慶功宴會。在慶功宴上,一比特律師在向李開複敬酒時說,整個過程李開複表現得絲毫不像個被告,而是像一個訓練有素的職業律師。甚至他的價值相當於兩個律師。
後來,有律師問李開複為何可以做到如此鎮定地每天埋頭看檔案,而對外面的各種傳言毫不在乎。李開複回答說:“不是我不在乎,而是我不想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那些我無能為力的事情上。”律師們對李開複這種積極面對挫折的態度非常佩服,他們都認為,李開複是一個有魅力的人,更是一個頭腦清醒的聰明人。
李開複確實是一個頭腦清醒的聰明人,他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更知道該怎麼去做。正是因為他能够分得清這些,所以,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他總是能够以樂觀的態度積極面對。因為他明白,如果不這樣做,事情將會更糟。
如果在上面的故事中,李開複公開跟媒體叫板,當然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快感,但肯定於事無補。因為只有法官的判定才是能够跟這些言論相抵抗的。李開複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靜下心來在家中尋找資料,幫助律師起草方案。這尢疑是當時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而能做出這樣的選擇,跟他樂觀面對挫折的態度是直接相關的。
李開複是很多年輕人心中的導師,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的對象,但我們要學習的不是他的具體做法。因為一模一樣的事不大可能發生在兩個人身上,所以學習做法是沒有太大用處的。我們要學習的是李開複的思維方式,只要掌握了他的思維方式。就能够在遇到困難的H寸1英和他一樣,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才是關鍵。而這種面對挫折時的樂觀精神,正是思維方法的一種,是我們應該牢記並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