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老太摔一跤就骨折骨質疏鬆讓老人的骨如被“蟲”蛀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中老年人群骨質疏鬆症的總體患病率約23%,其中50-59歲女性骨松患病率為24%,80歲以上患病率新增至83%。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丁悅教授介紹,對於骨質疏鬆症和伴隨的骨折,應當做到“防患於未然”。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中老年人群骨質疏鬆症的總體患病率約23%,其中50-59歲女性骨松患病率為24%,80歲以上患病率新增至83%。全球每年會有900多萬人因為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發生1年後的死亡率可達20%-40%。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丁悅教授介紹,對於骨質疏鬆症和伴隨的骨折,應當做到“防患於未然”。

91歲阿婆摔跤後骨折,“元兇”其實是骨質疏鬆

去年年底,91歲的馮阿婆在晚飯後散步時不慎跌倒,當時就出現了髖部疼痛,站不起來了。旁人看到後馬上通知了家人,並撥打了120。隨後,馮阿婆由救護車送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X光檢查顯示她的股骨頸骨折。

丁悅教授介紹,超高齡患者的手術是對醫務人員的挑戰。“若是不做手術,採用保守治療,馮阿婆可能就很難再下床了。若是進行手術,馮阿婆的心肺、肝腎功能均也不甚理想,即便腰麻也有極大的風險。”經過多學科會診及科室討論,專家團隊决定採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為馮阿婆進行治療。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後第二天,馮阿婆就扶著助行器下地走路了。


91歲馮阿婆經過丁悅教授(右二)團隊手術治療後,順利康復出院

不過,在馮阿婆住院期間,醫務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陪床的家屬是馮阿婆的兒子,也是一比特將近70的老人了!扶著馮阿婆走路時,母子二人一起顫顫巍巍,著實讓醫護人員捏了一把汗。對於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60多歲時上有父母需要照料,下有孫子孫女要帶的情况已不再罕見了,許多退了休老年人也依然是家裡的另一種“頂樑柱”。

然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有些疾病的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中老年人群骨質疏鬆症總體患病率約23%,其中50-59歲女性骨松患病率為24%,80歲以上患病率新增至83%,而全球每年會有900多萬人因為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發生1年後的死亡率可達20%-40%。丁悅教授表示,馮阿婆僅僅在走路時摔倒就發生股骨頸骨折,其實背後的“元兇”就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讓骨頭變“脆”,如同老樹被“蛀蟲”

丁悅教授介紹,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新增、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通俗說,就是骨頭像被蟲子侵蝕的老樹一樣變得不再結實,囙此受到很輕微的外力時都可以導致骨折的發生。骨質疏鬆症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鬆(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就是由於其他疾病或藥物的使用而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出現。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常見於絕經後的婦女,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則常見於超過70歲的老人家。

“骨質疏鬆症起病通常十分隱匿,就像馮阿婆一樣,直到出現了骨折才意識到自己已經骨質疏鬆非常嚴重了。”丁悅教授表示,大部分早期骨質疏鬆症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少部分人會出現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時疼痛加重。但是這一症狀可以體現在多種疾病上,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或者骨性關節炎等退變性疾病。

由於疾病本身導致骨頭變“脆”,而平時症狀不明顯未加治療,再加上老年人肌力下降容易摔倒,因而骨折是骨質疏鬆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骨折一旦發生,伴隨的是部分生活能力的喪失,除了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負擔外,各種隨之而來的併發症也很可能對老人的生活質量甚至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健康小貼士: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丁悅教授提醒,對於骨質疏鬆症和伴隨的骨折,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防患於未然”。

1、改善生活方式。在平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要注重適當運動、曬曬太陽、戒烟戒酒。

①適當運動有助於改善老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可以有效减少跌倒的發生,骨量更不容易遺失。太極拳、慢跑等都是很適合老人的運動管道;

②人體的維他命D在皮膚中受到日曬時合成,充足的維他命D可新增腸鈣吸收、促進骨骼礦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中國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指南》建議,每天上11:30至下午3:00間,盡可能的多暴露皮膚於陽光下曬15-30分鐘,即可滿足人體對維他命D的需要;

③吸烟喝酒都是骨質疏鬆症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二者對健康的影響極大。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飲酒除了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外,還可新增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2、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

充足的鈣攝入對防治骨質疏鬆非常重要。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鈣劑攝入量1000-1200mg/d,而每500ml牛奶約含600mg鈣。囙此,日常飲食加上500ml牛奶就可滿足人體所需的鈣攝入。牛奶含有多種胺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他命,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此外,維他命D對於鈣劑的吸收及增强肌肉力量密切相關。對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者,常有維他命D缺乏的特點,建議維他命D3攝入量為800-1200U/d,所以除了每天曬曬太陽,平時可以多吃魚肝油、鲑鱼、肝臟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3、定期檢查骨密度

老齡、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不健康生活管道、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鈣或維他命D缺乏、高鈉飲食、體重過低等,都會新增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此外,還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藥物,也會使患者的骨質疏鬆風險增高。囙此,建議65歲以上女性或70歲以上男性,以及其他年齡段伴有骨質疏鬆高風險的朋友進行骨質疏鬆篩查,一旦發現骨質疏鬆症則應當及時前往骨質疏鬆症專科門診接受規範治療,以降低骨折的發生風險。

4、藥物治療

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除了要注重鈣劑和維他命D的補充以外,還應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規範治療,如雙膦酸類藥物、甲狀旁腺激素、中成藥等,均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丁悅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雖然常見,但是只要我們平時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時篩查和規範治療,骨質疏鬆症便可成為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

專家簡介

丁悅,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臨床試驗設計部主任。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基礎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基礎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骨質疏鬆學組委員、廣東省康復學會骨與風濕、關節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常委、基礎學組組長、廣東省關節外科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學會常委、SICOT(中國)基礎學會常委。同時擔任《中華骨科雜志》通訊編委、骨科線上編輯委員會基礎專業副主編及多個專業期刊編委。擅長應用人工關節置換術及關節鏡科技治療骨關節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治療方面有較高造詣。科研方面,她致力於人工關節無菌性鬆動及骨質疏鬆防治的研究,作為專案負責人在這一領域先後承擔了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包括廣東省科技重大計畫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10餘項省部級項目。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論著70餘篇(其中第一和通訊作者SCI論文20篇)。多次在國際和國內會議上作專題報告,先後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和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獲得了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頒發的“COA骨科基礎青年研究二等獎”。

老資料網(www.laoziliao.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本文標題: 91歲老太摔一跤就骨折骨質疏鬆讓老人的骨如被“蟲”蛀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5716097640715
相关資料
如何防治骨質疏鬆?建議做好這3點
什麼是骨質疏鬆?蔡冬梅強調,骨質疏鬆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但畢竟防大於治,如何防治骨質疏鬆才是關鍵。最後,蔡冬梅提醒,骨質疏鬆患者在治療期間要定期隨訪,便於醫生隨時監測病情的發展,有助於達到最大的預期療效。
標籤: 骨質疏鬆 健康 骨密度 養生 藥品 維他命
拒絕“中老年人致殘殺手”關節炎早期防治是關鍵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壽命的延長,關節炎的發病率大大新增。據統計,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其中1.9億患骨關節炎,超過1650萬人患類風濕關節炎。廣東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戴冽教授提醒,
標籤: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 骨關節疾病 關節炎症狀 養生 健康
膝關節置換後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三點要格外留意!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現時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管道,利用人工資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在做完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後,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疼痛的問題,這是怎麼回事?膝關節置換手術會在膝蓋部位形成創口,會
標籤: 膝關節 健康 養生 劉寧
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訓練怎麼做?配合醫生是關鍵
髖關節置換手術是現時在比較常見的骨科手術中最為成功的手術之一,其科技比較成熟,且術後的效果理想,利用人工資料代替原本的髖關節,幫助很多髖關節損傷的患者恢復正常的髖關節功能。做髖關節置換手術,除了手術過程要順利,術後的康復訓練也是至關重要,若
標籤: 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 髖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 健康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