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指人體一個或者多個關節出現了炎症病變。關節炎的種類非常多,最為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炎的發病率很高,並且女性發病要多於男性發病。關節炎多發於過於肥胖的人、存在風濕病家族史的人以及關節受過傷的人。關節炎可以使患者出現關節的腫痛、僵硬的問題,還可以使患者皮膚發紅,限制患者的肢體活動,嚴重時還可以使患者的骨骼出現畸形,還有可能會併發繼發性的心臟病。關節炎對人體的影響很大,囙此如果患上了關節炎的話,許多方面都應該多加注意。
患上關節炎後那些事情應當注意呢?
1、减少負重、新增運動
這個要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减少負重。减少負重是指减少關節的負重運動,像爬山、爬樓、下蹲、背重物等運動要儘量的减少,不要給關節太大的負擔。第二點則是新增運動,這是指要鍛煉人體的肌肉力量。像騎車、游泳這些運動對關節的壓力比較小,同時對骨骼和肌肉有很好的好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對關節壓力比較高的運動還是無法避免的,比如說爬樓梯還有下蹲等動作。在進行這些動作時,應當注意儘量的减少對於關節的壓迫。比如上下樓梯時,最好不要跨層,要一級一級地走。下蹲時也可以扶著其他的物品,减少關節的受力。
2、注意保暖
人體的關節格外需要保暖,這是由於關節腔內沒有血液的流動,而只有關節滑液。這就導致關節格外的怕冷,如果長時間受到寒冷的刺激的話,那麼會加速關節的變形。囙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對關節的保暖,保暖管道有很多,比如新增護膝、護腰等用於保暖的衣物,同時要避免空調冷風或者其他冷刺激。
3、注意健康的飲食
洋葱,檸檬以及大蒜等食物含有比較豐富的抗炎物質,可以選擇性的進行食用。新鮮的水果、穀類食物、瘦肉、豆類食物等這些食物含有較為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以及抗氧化劑,可以有效的增强人體的免疫功能,抵抗感染,也可以多吃一些。最為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證攝入充足的水分,這是由於人體的關節也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够保持潤滑。與這些食物相對應的,有一些食物則會使人體更容易出現炎症。比如精製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糖的食物和飲料,還有富含飽和脂肪的肥肉,這些食物要適當的减少攝入。
關節炎往往會對人體產生長期的影響,囙此一定要注意關節炎的預防。想要做好關節炎的預防的話,首先要注意休息,注意勞逸結合。同時最好要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重,如果體重過重的話,會對關節組織產生更大的壓力。最好可以做到定期的體檢,因為有多種關節炎是有遺傳性的,定期檢查的話可以儘早的發現。最後一定要注意關節的護理,保證關節組織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