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三講之三——發展與需要

人際關係的內在是通過利益連接的,它的本質是利益交換,這種交換發生在不同的個體或組織之間,在交換的過程中往往伴隨各種對邊界的試探、入侵和反抗——這些在前兩講裏已經討論過了。除此之外,基於發展與成長的角度,人際關係裏或許還有其他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人際關係對我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又有何必要?

人際關係的內在是通過利益連接的,它的本質是利益交換,這種交換發生在不同的個體或組織之間,在交換的過程中往往伴隨各種對邊界的試探、入侵和反抗——這些在前兩講裏已經討論過了。除此之外,基於發展與成長的角度,人際關係裏或許還有其他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人際關係對我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又有何必要?

從精神障礙診斷的角度來說,人際關係的好壞是評估社會功能的重要維度之一,如果一個人完全無法與人發展正常的人際關係、極端回避社交,我們通常會認為他的社會功能是嚴重受損的,而社會功能受損程度是絕大多數精神障礙的嚴重程度判斷依據——換言之,它相當程度上决定你到底屬於輕度抑鬱、中度抑鬱還是重度抑鬱。

如果從社會生物學的角度看,人一直以來都是群居動物(或者說社會性動物),人際交往可以說是刻在我們骨子裡的、幾乎像是本能的習性。尤其在進化早期,如果我們的祖先不抱團取暖、分工合作,根本無法從嚴酷的自然環境裏生存下來。

如果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我們通常會認為,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需求不一樣。現在的時代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讓很多人即便當一個“孤島”也能活得不錯——吃的喝的有外賣,水電燃氣寬帶費可以網上交,經濟來源可以從互聯網相關工作去獲取,頂多出門扔個垃圾,基本可以去除大多數和現實中的人打交道的環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一個人本身他不那麼渴望社交、不太需要從社交中獲取愉悅感和成就感,可以在精神層面自給自足,我們似乎也沒必要逼著他去走出家門。

當然,我們可以成為“孤島”,並不意味著我們就都應該成為“孤島”。允許和鼓勵,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不渴望、不需要發展人際關係,而是因為害怕、擔憂、恐懼之類的阻礙導致自己做不到。

人際關係可以是一種選擇,任何選項都應該被允許,但選擇的前提是,它基於我們自身自由的意願與真實的需要,這樣它才不會帶來痛苦,才是健康的。除此,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以是一種養分,它讓我們從中學習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利益來幫助自己成長。

决定人際關係所謂“好壞”的,到底是自己,還是他人?

在心理學名目繁多的各種效應中,“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光環效應”三者是和人際關係密切相關的,也是知之者甚眾的。“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印象”。它強調初次接觸數分鐘甚至6秒內的表現至關重要。

“近因效應”則與之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估,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

至於“光環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環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光環效應”是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現象,通俗來說就類似於“愛屋及烏”——我喜歡你的誠懇,那麼我就會傾向於認為你的能力也不錯。

當然,實際的人際交往中必定不止這幾種機制,我們並不需要全然知曉。真正重要的,或許是看到這些機制指向的都不是某一方,而是彼此的評估。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利益交換,而這種交換是否發生,除了利益的因素以外,還取決於各方之間對彼此的評估。關係中的各方都既是被評估者,也是評估者,他們共同决定這段關係的所謂好壞。我們可以作為其中的某一方、通過某些行為去嘗試改變對方的評估,但最終這個評估是否改變則還要看對方的意願。

比如,你打了你的朋友一耳光,他可能會和你絕交,也可能會選擇原諒,不是嗎?

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是應該追求自身的成長,還是追求實實在在的技巧?

我們選擇發展人際關係,並不是因為它叫“人際關係”,而是因為這能給我們帶來利益、能讓我們變得更好。而他人之所以願意和我們發展人際關係,也是基於兩點——利益和評估。如果我們和他人之間存在可交換的利益,而他對我們的評估也還不錯,那麼人際關係就能順利發展。

是否有可交換的利益,這基本取決於我們自身。我們自己越成長、越有價值,可支配的資源就越多,可提供的利益就越多,能獲取的利益也越多。我們選擇發展人際關係本就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成長、變得更好,假如在這個過程中放弃了這一點追求,豈不顯得本末倒置?

而他人對我們的評估,除了取決於我們自身真實的、不加掩飾的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取決於技巧。比如基於“首因效應”,在初次見面時,如果根據對方喜好刻意去做一些打扮和準備,就能够獲得更高的評估;或者基於“光環效應”,我們刻意把某一方面的優秀特質呈現到極致,就可以掩蓋掉一些不那麼討喜的部分,進而獲取更高的評估。諸如此類。

囙此,要想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自身的成長和技巧的追求都需要。但兩者之間占更重要地位的,還是自身的成長——畢竟評估只是後續條件,利益才是人際關係最根本的覈心所在。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評估往往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至此,關於人際的看法基本闡述完畢。因為是個人思想的整理,其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和看到文章的你一起探討。

資料標籤: 人際關係
本文標題: 人際三講之三——發展與需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5668251591702
相关資料
人際三講之二——邊界與入侵
邊界感,這是我們在人際交往問題中最常聽到的詞,甚至沒有之一。在已形成的人際關係中,因邊界問題導致的困擾頻繁發生,卻又總讓人手足無措。我們應該要看到,每個人對自己的邊界劃分都是不一樣的。既然不存在統一標準,那麼個人內在的感受就是判斷邊界是否被
標籤:
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戀愛中真的有完美對象麼?
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愛情,但在生活中,想要收穫一份完美的愛情,卻並非易事,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並不高,但卻總是找不到合適的。
標籤: 戀愛
心理諮詢,你的諮詢師可靠嗎?
作為求助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遇到的是一個可靠的諮詢師。萬一遇到的是一個不可靠的諮詢師,雙方工作了一段時間,忽然發現,前方到達的地方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經過探討、諮詢交流,發現有些困難還是解决不了;某些事情還是做不到。這個時候,雖然感覺不好,但
標籤: 諮詢師 心理諮詢 心理學
“我沒錯,都是你們的錯”受害者心態背後的自我價值感缺失
後者便是很典型的受害者心態。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這是自我虛弱且缺乏價值感的表現,對失敗是由外界因素導致的一味強調,其實是在表達“我沒做錯什麼”而這種一定要自證清白的頑強和執著,則代表了自己無法接受失敗是由於自己犯錯導致的這一事實,因為一旦承
標籤: 親子成長 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