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紫砂泥料,千元壺泡出萬元口感!

紫砂壺作為泡茶利器,要發揮其效能,就要知壺懂茶,所謂一壺侍一茶,壺不同,所搭配的茶也不同。以下以幾款泥料為例,看壺和茶如何搭配,才能泡出最佳效果。本山段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米厚,比特紫泥上層與岩板間,稱“骨多肉少”。紅皮龍是一種紫砂泥料名稱,屬於紅泥系。

紫砂壺作為泡茶利器,要發揮其效能,就要知壺懂茶,所謂一壺侍一茶,壺不同,所搭配的茶也不同。以下以幾款泥料為例,看壺和茶如何搭配,才能泡出最佳效果。

【本山段泥】

本山段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米厚,比特紫泥上層與岩板間,稱“骨多肉少”。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和綠茶是絕配、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等。


劉政·玉立壺(高溫柴燒)

【底槽青】

紫泥原礦可分為頭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類,底槽青產於紫泥最底層,泥料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中廣泛使用。

沖泡建議:普洱系列、烏龍茶、龍井、花茶、碧螺春、紅茶、綠茶等。


惲志培·全手薪澄

【原礦紫泥】

原礦紫泥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煉而成,當時因礦脈裏鐵質成分較高、所出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鬆散器身顯著成雙氣孔結構,特殊雙重氣孔結構,賦予宜興紫砂茶壺,傳溫快、保溫强,利於泡茶時保持水的溫度和茶的色香味。

沖泡建議:烏龍茶是最適宜的,普洱熟茶、鐵觀音、紅茶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朱穎櫻·全手供春

【朱泥】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因主要成分為紅泥(含鐵量極高)而得名,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現時朱泥礦是明顯減少了。但有一原則不變,只要有紅泥,朱泥則不滅。養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漿”的速度以及“潤”度。

沖泡建議:鐵觀音、臺灣高山茶、普洱生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等皆可。


許文軍·全手子冶石瓢

【紅皮龍】

紅皮龍是一種紫砂泥料名稱,屬於紅泥系。原名叫野山紅泥。一般分佈在黃石層的下麵,泥色紅褐色,燒成後為紅色。紅皮龍相對石英含量較高,雲母雜質也比較多,透氣效能好,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簡單易掌握,使用愈久愈發紅潤,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

沖泡建議:鐵觀音、臺灣高山茶、普洱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龍井、紅茶等。


範萍·全手松樁

【黑泥】

黑泥礦料較為疏鬆,加工成型須細心謹慎。泡茶醇和溫順敦厚,時間掌控容易,初學者與老手均能使用,頗具中庸謙和之獨特氣質。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效果最佳,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為次,普洱系列、綠茶也可。


孔春華·犀皮絞泥天鹅壺

【降坡泥】

原礦因含段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陶之後,於深沉之“橙紅色”底上,滿布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製作中因易生氧化鐵融點、跳砂、及花泥而難度加大,故而成品稀少,砂土氣重,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後變化甚大,溫潤莊重。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普洱茶三款是絕佳搭配。


陳楠·全手南瓜

壺道幾何,茶道萬千,不同泥料的壺需要搭配不同種類的茶,只有紫砂泥和茶葉相輔相成,互相成就,泡出的茶才會更香。

本文標題: 選對紫砂泥料,千元壺泡出萬元口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5104086912687
相关資料
我們常說的“紫砂五寶”指的是什麼?
紫砂壺的好處,壺友們在日久使用的過程中能深刻體會到。為什麼這麼多人熱衷於用紫砂壺來泡茶品茗?其擁有的五大優點,一起來看看吧~3)無茶可生香——紫砂壺經久使用,內壁會積聚“茶銹”形成“茶山”,以致不放茶葉注入沸水,也會有茶香。調砂、摻砂、輔砂
標籤: 紫砂壺
紫砂壺的壺身,分為幾大類?
紫砂壺的壺身,又被稱為壺體。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光器、花器、筋囊器、提梁器,無論高矮、大小、規格、變化,無論紫砂壺壺體的形態如何發生變化,造型如何獨特,其基本形態離不開以下四種:。球形可以說是紫砂壺器型中最為經典和傳統的一種器型。常
標籤: 紫砂壺 文化
紫砂泥料|紫砂礦和陶土礦,兩者有什麼區別?
製作紫砂壺的紫砂礦,和一般的陶土礦相比,兩者有什麼樣的差异?在夾泥、嫩泥陶土礦中,夾雜有一些特種泥礦,宜興人把這些泥礦稱“紫砂泥”。我國多地亦有紫砂泥礦,但色澤的瑰麗樸雅,質地的優良沉穩,均難與宜興紫砂礦比肩。宜興紫砂泥的結構是絕無僅有的,
標籤: 紫砂 文化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為什麼紫砂壺配蓋那麼難?
紫砂壺的壺蓋不小心破損了,再配一個真的很難嗎?上海著名海派畫家兼紫砂收藏家唐雲,曾藏有一把清末“日巔山館”款的《漢鐸壺》,在文革動亂時期被紅衛兵抄走,等回到其手中之時,壺蓋已遺失。愛壺心切的唐雲求助老友顧景舟為其配蓋,顧老一口答應。出窑後的
標籤: 紫砂壺 漢鐸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