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是身體出現異常情况,擔心併發症來臨。很多糖尿病患者可出現下肢浮腫,這是病理性的現象,需及時找出原因且針對性治療。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下肢浮腫?
1、合併心臟病
糖尿病易併發心肌病和冠心病等,病情嚴重時可因為心功能不全而使得水鈉瀦留和體循環淤血,導致肝脾腫大、雙下肢水腫和頸靜脈怒張。糖尿病併發心臟病患者,除了下肢水腫外,也會伴有胸悶氣短、心慌以及心電圖缺血性改變。
2、合併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下肢靜脈發生病變時,可使得靜脈回流受到阻礙,導致靜脈高壓,從而引起下肢水腫,一般呈現單側水腫。
3、合併嚴重的營養不良或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過度節食,體內缺乏蛋白質和熱量等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以及營養不良性浮腫。另外糖尿病合併足部感染時,脚部皮膚損傷感染,局部炎症反應可引起水腫,同時伴有局部溫度升高、疼痛和皮膚發紅。
4、併發腎功能不全
當出現糖尿病性腎病時,會有大量尿蛋白漏出,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引起嚴重低蛋白血症,從而導致雙下肢、臉面和眼瞼浮腫,甚至出現全身性浮腫。患者需去醫院做尿常規檢查,看一看白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情况。
5、合併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性神經性水腫,一般發生在雙下肢,主要和活動以及體位有關。因為患者交感神經受到損害,使得末梢血管擴張充血,雙下肢靜脈淤血而導致水腫。另外神經營養障礙時也會新增局部毛細血管滲透性,使得下肢浮腫。此類情况引起的水腫,還會伴有肢體麻木和疼痛。
6、受到藥物影響
一些降血壓或降血糖藥物可引起水鈉瀦留,導致下肢浮腫。一般水腫發生在用藥後,只要停藥後,此症狀就能消失或緩解。
7、合併甲减
糖尿病合併甲狀腺功能减退時,可引起下肢和顏面水腫,同時伴有心跳速度减慢、嗜睡、全身無力、便秘和怕冷。
溫馨提示
多種因素可引起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腫,患者期間要多注意運動,多喝水多排尿。正確面對疾病,控制好血糖,調整好飲食結構,穩定好情緒。定期去醫院做檢查,能及時發現早期併發症,以免給身體帶來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