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後,易患有心梗、腦中風、腎功能衰竭以及神經病變和性功能障礙等疾病。持續性高血糖會使得動脈內皮功能受到損傷,從而引起動脈硬化,發生動脈硬化後沒有控制好血糖,可導致動脈管腔狹窄,進而誘發腦梗和冠心病,那為什麼糖尿病病人易出現血管病變,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為什麼糖尿病易出現血管病變?
1、脂質代謝發生紊亂
雖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會升高,但甘油三酯水准卻升高,進而新增患上冠心病風險。
2、高血糖症
持續性高血糖可使得血紅蛋白跟血糖結合,生成糖基血紅蛋白,從而降低攜帶氧氣能力,導致組織缺血和缺氧。高血糖也會通過醛糖還原酶生成山梨醇,進而刺激動脈平滑肌細胞,同時成纖維細胞也會增生,最終導致血管病變。
3、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症
高胰島素血症可促進動脈壁脂質合成以及攝取,膽固醇清除受到影響,使得動脈壁平滑肌細胞增殖,進而加劇動脈粥樣硬化。
4、內皮細胞异常以及激素調節失常
內皮功能發生紊亂以及血小板功能失常,還有胰島素、兒茶酚胺以及生長激素等激素异常也會導致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動脈硬化?
1、控制總熱量和膽固醇以及脂肪攝入
碳水化合物能為身體提供熱量,但一定要控制總熱量攝入,也就是控制每天的主食量,每頓飯感覺到7~8分飽即可。可選擇低熱量且高維他命以及高膳食纖維的粗糧、雜糧和綠葉蔬菜,如全麥面粉豆類和芹菜等。同時也要限制膽固醇攝入,這樣才能降低總膽固醇以及壞膽固醇,有效防止動脈硬化,少吃動物內臟、蟹黃和蛋黃等。另外要限制脂肪攝入,每天攝入量不能超過20~25克,掌握科學的烹調方法,以蒸煮燉和凉拌來烹調食物,少吃煎炸食物和人造忌廉。
2、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降低攜帶氧氣能力。動脈硬化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心臟動脈受到阻礙,若想要病情緩解,必須有足够氧氣供應,吸烟勢必會導致病情加重。另外吸烟也可抑制脂蛋白酯酶活性,升高甘油三酯,降低好膽固醇含量,進而破壞內皮細胞功能,導致動脈痙攣。囙此必須戒烟,而且要遠離二手烟環境。
3、新增纖維攝入
水溶性食物纖維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可以從大麥糙米、燕麥以及豆類中獲取,不過纖維可吸收食物中礦物質,需合理補充。另外適當吃洋葱能對抗高脂血症以及動脈硬化。
4、多參加體育鍛煉
腹型肥胖的人內臟脂肪多,易出現代謝併發症以及胰島素抵抗,囙此需多參加體育鍛煉來消耗體內多餘脂肪,維持正常體重。根據身體情况以及心臟功能狀態來選擇緩和的運動,如騎行、打太極拳或慢跑等,
溫馨提示
糖尿病病人要保持規律作息和積極樂觀情緒,不能讓身體過度勞累,定期去醫院做血管檢查,積極控制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