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香材種類很多,但能够採集的數量有限,造成物以稀為貴的現象。一般來說,香的天然材料主要可以分為植物性、動物性兩種,還有少數可以已發香氣的礦物。沉香和檀香為之物香料,龍涎香和麝香為動物性香料。
沉香:沉香既不是直接取自一種樹木,也不是直接取自一種樹脂,而是沉香木在特殊境遇下經過千百年“結”出來的,混合了樹脂、樹膠、揮發油、木質等多種成分。通常,沉香木要有十年或數十年樹齡才會有較發達的樹脂腺,形成香結後,還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才有可能成為沉香。
多數沉香在常態下幾乎聞不到香味,而熏燒時卻香氣濃郁,留香時間也很長。沉香因樹種、產地、氣候水質及土壤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香味。產於越南的沉香品質上乘,熏燃時香氣香甜清揚,有較强的擴散性。特別是所產奇楠,更是沉香中的上品,即使在常態下也會散發出清凉香甜的氣息。產於印尼、馬來一帶的沉香,品質稍次,但香味種類頗多,乳香、花香、果香等各不相同,味道層次變化較於越南沉香單一。
沉香歷來被譽為眾香之王,其燃燒時所散發的香氣高雅、沉靜、清甜、悠揚,能使人心平氣和,進入祥和平靜的狀態。沉香無論單獨熏燒,或與其他香料混合,都具驅惡辟邪、消除業障、使人心神安樂的效果。
檀香:檀香取自檀香屬樹種的油脂。檀香在東西方都廣受歡迎,是主要香料之一。因檀香的氣息寧靜、聖潔而內斂,故佛教尤為推崇,不但被用來製作熏香,還常用雕刻佛像、念珠等。據說,佛教中的大德能從勞宮等竅穴中發出類似檀香的香氣。
檀香產於印度、印尼、馬來,我國雲南臺灣、海南、雲貴等地也有種植,其中以印度邁索爾所產品質最為上乘。檀香性溫,有香氣,味微苦,除了是一種很好的香料外,也可入藥。檀香所提煉的精油具有潤膚、祛暑、治皮膚疾患的功效,在一些抗生素發明之前,是對抗皮膚惡症的最好藥物。
檀香也是熏燃的上等香料之一。其所散發的香韻清甜而帶有異國情調,餘香嫋繞,同樣高雅、沉靜,能使人祥和、平靜。檀香可以使呼吸舒緩,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有助於冥想,在佛教儀軌常用來供養諸佛菩薩,進而消除災厄,除一切煩惱。
龍涎香:龍涎香在西方又稱灰琥珀,珍貴藥材之一,是抹香鯨的消化系統所產生的。並非抹香鯨所有的糞便都能製成龍涎香,只限於抹香鯨吞食大王烏賊後不能完全消化而產生的糞便。龍涎香是香料中的極品,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
龍涎香分佈於太平洋、南太平洋群島附近,十分罕見。其外表為陰灰或黑色的固態蠟狀可燃物質。黑褐色如琥珀,有時有五彩斑紋,質脆而輕。龍涎香也是佛教供養儀式中經常出現的熏香供養品。未燃燒時沒有特別的香氣,但燃燒後香氣四溢,類似麝香味,但更為幽雅清香,香氣歷久不散。中醫用來治療咳喘氣逆、活血利氣、化痰等方面。
麝香:麝是產於中亞山地的一種小型粗腿的鹿類動物,象鹿,卻不是鹿。雄性有麝囊,能分泌麝香。兩歲的雄麝鹿開始分泌麝香,10歲左右為最佳分泌期,每只麝鹿可分泌50g左右。此外,麝香鼠等其他有香動物也有類似麝香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麝香又稱寸香、元香。既是製造高級香料的主要原料,有是名貴的重要。它對中樞神經系用有興奮作用,外用能鎮痛、消腫。
麝在中國分佈極廣,但多見於山區或丘陵地,從廣西、雲南、四川到西藏、新疆、蒙古、東北等地的山區都有可以見到此種動物的踪迹,但以西藏與四川地區數量最多。公麝發情時,腹部肚臍下方有一個會分泌香素的香囊,麝香香囊經乾燥後,割開香囊取出的麝香呈暗褐色粒狀物,品質優質者有時亦析出白色晶體。固態時具有强烈的惡臭,用水或酒精高度稀釋後有獨特的動物香氣。
麝香與沉香、檀香、龍涎香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少單獨熏燃,經常與其它香料合香使用。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製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香性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許多臨床資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時,或處於昏厥休克時,服用以麝香為主要成分的蘇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緩解;古書《醫學入門》中談'麝香,通關透竅,上達肌肉。內入骨髓……'。《本草綱目》雲:'……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其意是說麝香可很快進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發揮藥性。治療瘡毒時,藥中適量加點麝香,藥效特別明顯。西藥用麝香作強心劑興奮劑等急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