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等級是沉香交易中最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對沉香不瞭解的朋友,等級就成了區分沉香優劣與價格的重要標準。但現在我們常聽到的諸如“1A水沉香”、“2A水沉香”、“A貨”、“B貨”等等幾級的分級都是各商家自己定制的標準,相互之間無法直接對等,那麼,在沉香交易中就沒有一個標準可循了嗎?
沉香的等級劃分還真是一個大難題,到目前為止國際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都是各國自己定制的。比如,新加坡一般將沉香劃分成3-4個等級;巴布亞新磯內亞則分為6個等級,依次為SUPERA、A、B、C、D、E;馬來西亞對沉香等級的劃分最細,有12級之多,分別是DOUBLE SUPER、SUPER、A HIGH、A LOW、B HIGH、B LOW、C1 HIGH、C1 LOW、C2 HIGH、C2 LOW、D HIGH、D LOW。
在我國,對沉香等級的劃分現時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雖然很多專家、學者在進行該方面的研究,單仍然沒有一個有效的結果。囙此,除了自己製定之外,採用最多的還是前人對沉香的劃分方法:奇楠、沉香(沉水沉香)、棧香(半浮半沉)、黃熟香。不過在實際當中,除了奇楠和沉水沉香之外,更加注重的是沉香的克重。
沉香的近親,奇楠的分級也是如此。越南人將奇楠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白奇楠、綠奇楠、黃奇楠、黑奇楠,這很像我們現在對奇楠的分類;而我國傳統上則分為:鶯歌綠、蘭花結、金絲結、糖結、鐵結。大體類似,也有不同之處。最大相异之處就是白奇楠與綠奇楠孰優孰劣的問題,看來這個比較一直存在了,但由於二者香韻都很討喜,各有千秋,所以一直難以一較高下。
不過,對於沉香的等級劃分,無論是否有成文的規定,小編認為也不用過於執著,畢竟除了明顯的油脂差別之外,沉香的醇化度、味道都是值得參攷的重要因素,千萬不要因為烦乱等級問題而錯失好香。(《來看看古代人區分沉香等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