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在歲月的沉澱中,香氣會變得越發醇厚,而使用沉香製作的香品同樣如此。然而在如今的市面上,這樣的香品卻少之又少,原因何在?這其實就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之間的差异。
很多人想到傳統工藝就會認為是手工製作,而市場上很多沉香的香品也會打著手工制香的標籤而抬高價錢,但如果這指的是在現代制香的過程中,將一部分工序由手工完成,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現代沉香香品的製作工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快捷。將各種所需配料打磨成粉按照一定比例與水混合攪拌均勻後,經由模具擠壓成型,再放入烘乾室烘乾即可。這樣所出的香品的優劣,主要取決於原料選取的品質高低。而做出來的香品,在長時間存放後,雖然香韻依舊,但很難品到沉香醇化後的帶來的驚喜。再加上現代工藝中一味地追求香品細膩的質地,精細的香粉反而會在燃燒中過快的殆盡,來不及將香氣完全揮發出來。
傳統的沉香香品制香過程中,工藝則要複雜許多,在製作之前要先將用料進行炮製,這道工序是非常重要的,炮製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成香的品質,“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
炮製原料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要把沉香原材上粘帶的雜質清理乾淨,二是理其藥性,使沉香的的功效充分的發揮出來。
這種方法實際上和中藥的炮製方法類似,比如蒸、煮、炒、炙、炮、等。對於沉香單獨制香來說,可以採用清水浸泡和蒸煮的方法,去除异味,讓香氣變得更加醇熟,使藥效發揮到極致(《泡飲沉香前應做哪些准備?》)。如果還要與其他香料配伍,可以根據情况用蜜汁或酒拌炒,讓香氣更加豐富。經過炮製的沉香料,在晾曬後,碾磨成粉,製成香品,不僅香氣純美,而且經久不衰,還會隨著時間陳放,慢慢醇化變得更加香濃。
傳統的制香工藝有著非常嚴整工藝,對香料的配伍也十分考究,其所做出來的香,不僅要芳香養鼻,更要能醒神養生,通竅開慧。正是秉承這一理念,使香品既是芳香之物,又有健康養生的藥效,在秦到清的漫長歷史中,受到人們的歡迎,這才是我國傳統香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