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朝的《南方草木狀》中,將沉香不同部位的結香分別賦予了: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的名字。雖然如今看來這種分類有很大的抗告,卻也直接表明了結香部位不同,沉香品質存在差別。
通常,人們在判斷沉香的品質時必少不了“克重”這一硬標準,然而行家裡手更看重的則是沉香的“比重”。對於木質來說,氣幹比重超過1,置入水中即能潜沉水底,而普通沉香木卻達不到這個數值,一般則在0.4-0.6之間,剩餘的部分就需要香脂去填補了。可以說,這就是沉香沉水的原因了。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產自低窪處的沉香,采自泥沼之中,因為生長環境受到潮汐漲落及雨季影響,土壤中病變因數的真菌跟著流水感染沉香樹木,壯齡、老齡的沉香樹能够更快的分泌出油脂修復,故能使整株樹內外均結香脂,又無奈長期處於泥沼中,木質部分受到的侵蝕大,因而木質部分氣幹比重(0.18-0.2)相比於產在山區樹種(0.3-0.5)要低得多,致使有時儘管這種環境下產出的沉香要輕,但比山區所產的同級別沉香的品質還要好,香味溫和清甜,只因少了木質的辛辣味道。
由此可見,沉香的克重雖然是很重要的參攷標準,但也不能脫離沉香本身單純的判斷。沉香的成因本就複雜,各種條件相互關聯、印證,少了哪一個都不能全面的對沉香品質進行判斷。(《沉香中的“六國五味”怎麼講?》)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產自低窪處的沉香,采自泥沼之中,因為生長環境受到潮汐漲落及雨季影響,土壤中病變因數的真菌跟著流水感染沉香樹木,壯齡、老齡的沉香樹能够更快的分泌出油脂修復,故能使整株樹內外均結香脂,又無奈長期處於泥沼中,木質部分受到的侵蝕大,因而木質部分氣幹比重(0.18-0.2)相比於產在山區樹種(0.3-0.5)要低得多,致使有時儘管這種環境下產出的沉香要輕,但比山區所產的同級別沉香的品質還要好,香味溫和清甜,只因少了木質的辛辣味道。
由此可見,沉香的克重雖然是很重要的參攷標準,但也不能脫離沉香本身單純的判斷。沉香的成因本就複雜,各種條件相互關聯、印證,少了哪一個都不能全面的對沉香品質進行判斷。(《沉香中的“六國五味”怎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