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鬥茶?鬥茶是從何而來?

鬥茶我相信茶行業以及喜歡喝茶的人們都有一定的瞭解,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名字是從何而得來的呢,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有哪些特點呢?鬥茶,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嘗,以決勝負。

鬥茶我相信茶行業以及喜歡喝茶的人們都有一定的瞭解,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名字是從何而得來的呢,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有哪些特點呢?下麵就來深入瞭解下鬥茶,看看它到底是怎麼來的?

一、鬥茶的由來: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閑文化的一種“雅玩”。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閑文化的一種“雅玩”。何謂鬥茶?鬥茶,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

鬥茶始於唐代,據考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

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名异而實同具有很强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為證。東坡遊羅浮,品嘗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此俗直至民國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

鬥茶的場所:

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嘗。鬥茶則與此不同。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嘗,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備上乘者為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裡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鬥的。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囙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為快。

二、鬥茶的發展:

1、在宋代(960―1279年),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民國(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

2、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嘗。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强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准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3、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

4、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源於唐(618―907年),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F以代酒”。

5、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

6、東晉(317年-420年)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晋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

7、南北朝(西元420年―西元589年)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

8、“茶宴”一詞正式出現。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嘗和審定貢茶的質量。

9、唐寶曆年間(西元825―827年),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10、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爭妙。紫笋齊嘗各鬥新。白歎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11、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

12、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峰徑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

13、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

14、徑山寺還舉辦鑒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裡創造的。

15、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法,前後五年學成回國,將徑山寺茶宴儀式傳到日本,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

16、茶宴的盛行,民間制茶和飲茶管道的日益創新,促進了品茗藝術的發展,於是鬥茶應運而生。五代詞人和凝官至左僕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

17、他嗜好飲茶,在朝時“牽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清异錄》)。

18、“湯社”的創立,開闢了宋代鬥茶之風的先河。不過,鬥茶的產生,主要出自貢茶。

19、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了博得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這樣,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

20、正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所說:“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蘇軾《荔枝歎》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21、鬥茶之風從貢茶產地興起以後,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後來還普及到民間。

22、唐庚《鬥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

23、以某為上,某次之。”鬥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嘗,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資料標籤: 鬥茶 文化 宋朝
本文標題: 什麼是鬥茶?鬥茶是從何而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3432341533368
相关資料
日常喝茶都有哪些器具?
先認識下茶的器具有哪些,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組合,也被稱為茶道六君子。崔寧與其女兒都特別喜愛喝茶,那時的茶杯沒有襯底非常燙手,於是崔寧的女兒就發明了木盤子來托茶杯。
標籤: 茶湯 文化 茶葉 六君子
碧璽真的會越帶越透嗎
我們在選購碧璽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店員說,碧璽會越戴越通透,碧璽和玉一樣,也有“人養碧璽,碧璽養人”說法,那麼,碧璽真的會越帶越透嗎?這個經常佩戴有佩戴碧璽的朋友就會很清楚,一般來說,我們剛剛購買的碧璽不會有那麼透亮,可你發現你戴久了之後,碧
標籤: 碧璽
葡萄酒酒瓶的秘密知多少!
玻璃酒瓶是葡萄酒的標準包裝,酒瓶的容量通常為75cl,相當於成年人的一口氣。時至今日,橡木仍是葡萄酒瓶塞的主要原料。裝在透明波爾多式酒瓶中的白葡萄酒通常甜度較高,其高酒精含量和附屬成分能經受住光線的照射。
標籤: 葡萄酒 葡萄酒標籤
收藏木雕必須掌握的常識
施彩木雕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准。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太乾燥的環境,木雕工藝品有的可能會部分出現開裂的現象。木雕工藝品不宜放置於明火、火牆、火炕、火爐的附近。不過切忌的是,不要用帶水的毛巾擦拭,這樣
標籤: 木雕 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