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詩詞名句賞析: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張喬,池州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穀、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張喬的《書邊事》,一起來看看吧!大漢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張喬(生卒年不詳),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穀、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張喬的《書邊事》,一起來看看吧!

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春風對青塚,白日落梁州。

大漢無兵阻,窮邊有客遊。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注釋】

⑴調角:猶吹角。斷:占盡。

⑵戍樓:防守的城樓。

⑶春風:指和煦凉爽的秋風。青塚:指西漢王昭君的墳墓。

⑷白日:燦爛的陽光。梁州:當時指凉州,在今甘肅境內。

⑸大漠:一作“大漢”。

⑹窮邊:絕遠的邊地。

⑺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

【賞析】

詩篇一展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幅邊塞軍旅生活的安寧圖景。首句“調角斷清秋”,“調角”即吹角,角是古代軍中樂器,相當於軍號;“斷”是盡或占盡的意思。這一句極寫在清秋季節,萬裏長空,角聲回蕩,悅耳動聽。而一個“斷”字,則將角聲音韻之美和音域之廣傳神地表現出來;“調角”與“清秋”,其韻味和色調恰到好處地融而為一,構成一個聲色並茂的清幽意境。這一句似先從高闊的空間落筆,勾勒出一個深廣的背景,渲染出一種宜人的氣氛。次句展現“征人”與“戍樓”所組成的畫面:那征人倚樓的安閒姿態,像是在傾聽那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傳達出邊關安寧、征人無事的主旨。


頷聯“春風對青塚,白日落梁州”,“春風”,並非實指,而是虛寫。“青塚”,是漢朝王昭君的墳墓。這使人由王昭君和親的事蹟聯想到目下邊關的安寧,體會到民族團結正是人們長期的夙願,而王昭君的形象也會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風中搖盪一樣,長青永垂。“梁州”,當指“凉州”。唐梁州為今陝西南鄭一帶,非邊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雲。凉州,地處今甘肅省內,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與凉州地帶一東一西遙遙相對。傍晚時分,當視線從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時,夕陽西下,餘輝一片,正是一派日麗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見,即使在那更為遙遠廣闊的凉州地帶,也是十分安定的。

頸聯“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大漠”和“窮邊”,極言邊塞地區的廣漠;而“無兵阻”和“有客遊”,在“無”和“有”、“兵”和“客”的對比中,寫明邊關地區,因無蕃兵阻撓,所以才有遊客到來。這兩句對於前面的景物描寫起到了點化作用。

末聯兩句“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運用生動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寫出了作者的心願,使詩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確指,也可能指黃河。詩人望著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緒聯翩。他想:蕃情能像這大河一樣,長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這表現出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

全詩抒寫詩人於邊關的所聞、所見、所望、所感,意境高闊而深遠,氣韻直貫而又有抑揚頓挫,運筆如高山流水,奔騰直下,而又迴旋跌宕,讀來迴腸盪氣,韻味無窮。

本文標題: 張喬詩詞名句賞析: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3205008386566
相关資料
蘇庠詩詞名句賞析: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蘇庠南宋初詞人。本泉州人,隨父蘇堅徙居丹陽。蘇堅有詩名,曾與蘇軾唱和,得蘇軾賞識,並因蘇軾稱譽其詩而聲名大振。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洪炎、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結詩社於江西。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蘇庠的《鷓鴣
標籤: 蘇庠 文化
周邦彥詩詞名句賞析:伫聽寒聲,雲深無雁影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人,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周邦彥的《關河令
標籤: 周邦彥 文化 讀書 秋聲
許渾詩詞名句賞析: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許渾,字用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人。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估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許渾的《早秋三
標籤: 玉露 許渾 金河 文化 讀書 詩歌
趙嘏詩詞名句賞析: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趙嘏[zhàogǔ],字承佑,楚州山陽人,唐代詩人。後回江東,家於潤州(今鎮江)。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後東歸。會昌末或大中初複往長安,入仕為渭南尉。約宣宗大中六、七年卒於任上。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趙嘏的《長安晚秋》,一起來看看吧!
標籤: 趙嘏 文化